第(2/3)页 这话倒不是秦国才在危言耸听,而是会真实发生的。 李兴文的性格,秦国才是十分的了解。 一句话概括,就是吃软不吃硬。 如果萧俊逸一直追问这件事情,肯定会引起李兴文的不满。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李兴文是不可能把腾龙汽车放在昌东发展的。 「这我倒是没有想过。」萧俊逸说。 秦国才提醒道:「我觉得这件事情你没有必要太过于担心,飞龙总部在昌东,这个腾龙汽车在不在昌东,其实并不重要。 况且想要发展一个汽车企业,选址是非常重要的,昌东有足够的条件让腾龙留下吗?」 这一句话,可以说彻底点醒了萧俊逸。 「你说的没错,我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了。」萧俊逸说。 不管这件事情结局如何,萧俊逸和李兴文的关系都不能变坏。 要知道现如今昌都有这样的发展,完全就是依仗飞龙。 就算没有腾龙汽,昌东的经济发展同样不会差。 有飞龙这么大一个企业在这里,很多人都看好昌东的未来。 腾龙汽车的出现,无非就是锦上添花。 况且秦国才说的很重要,昌东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条件,能够留下腾龙汽车。 现如今萧俊逸会这样想,完全就是太贪心了。 在这么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下,萧俊逸的判断直接出现了错误。 如果不是秦国才提醒的话,萧俊逸还不知道会做点什么。 秦国才认真道:「我觉得你不要想太多,这件事情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萧俊逸直接道。 经过这一次的对话,萧俊逸彻底明白了这件事情要怎么做。 不管李兴文做了什么决定,萧俊逸只要支持就行了。 有了飞龙在昌东,萧俊逸根本就不用担心经济发展这方面的问题。 就算腾龙汽车真的不落在昌东,同样没有任何的关系。 萧俊逸唯一要做的,那就是搞好跟飞龙之间的关系。 如此一来的话,飞龙就能在昌东更快更好的发展,对昌东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 秦国才说的很有道理, 李兴文是一个讲情义的人。 只要萧俊逸不做损害飞龙的事情,相信李兴文绝对不会做损害昌东利益的事情。 对于双方而言,现在是一个合作伙伴的关系。 那么自然要为对方考虑,而不是一味的想着自身的发展。 萧俊逸放下电话后,心里松了一口气。 经过这一番交谈,他对这件事情彻底放下了。 不管李兴文做什么样的决定,萧俊逸要做的就是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飞龙跟昌东之间顺畅的合作。 如果萧俊逸插手过多的话,肯定会引起李兴文的不满。 这对于双方以后的合作,一定会埋下隐患的。 经过几天的宣传之后,整个华夏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对于这件事情,大部分的人想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飞龙,真的太大胆了。 要知道飞龙作为一个轻工业企业的代表,现在贸然进入重工业,这多少让很多人有点怀疑飞龙的实力。 飞龙以前确实创造了很多奇迹,这一点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 关键是汽车这个行业,入行的门槛实在是太高了。 李兴文贸然进去,到底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让很多人都很关注。 大部分人对于这件事情,都是一个不太看好的态度。 他们认为飞龙这一次,肯定会遭受滑铁卢。 李兴文就算再自信,汽车这个行业不是说进就能进的。 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汽车行业的技术,现如今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上。 至于华夏的话,手上根本没有什么可用的技术。 这一点是大家对于飞龙最怀疑的一点,没有足够的技术,是不太可能在这个行业发展的起来。 飞龙之前投资的项目,那是因为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 正是因为这样,飞龙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才创造了很多的奇迹。 这一次,飞龙没有任何一点关于汽车方面的技术。 李兴文就这么贸然的进入到这行,大部分人自然是不看好的。 有一小部分的人,认为飞龙跟沃尔沃合作,技术方面根本就不用太担心。 熟悉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技术掌握在谁手上,谁就是老大。 飞龙这次跟沃尔沃合作,那就是充当小弟的角色。 小弟想要赚钱超过大哥,这明显是不太可能的。 还有一部分人,倒是非常看好这次的合作。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李兴文这个名字。 飞龙发展到如今,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在很多人认为飞龙即将陨落的时候,都是李兴文直接站出来,力挽狂澜。 相信这一次的合作,李兴文同样能够做出成绩来。 只能说李兴文在崛起的过程中。确实吸引到了不少的粉丝。 这些人把李兴文当成偶像,他们相信偶像能够做成这样的事情。 关于这件事情的争论,十分的激烈。 这一小部分支持李兴文的人,很快就败下阵来了。 实在是认为李兴文会失败的人太多了,多到让支持李兴文的人,根本就没有反驳的机会。 他们这一小部分的人,根本就说不过人家。 现如今华夏大部分的企业家,都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 原因很简单,李兴文这个人不能以常理论之。 如果是其他人的话,贸然进入这个行业肯定会死无全尸。 现在这个人 是李兴文,谁也说不好结果到底是什么。 要知道当初他们评论过李兴文的事,最后都被打脸了。 现如今他们学聪明了,那就是关于李兴文的事,压根就不去讨论。 等结果出来之后,再来蹭一下热度就行。 此时的李兴文,把段乐游和晏和颂他们找来,一起商量腾龙汽车到底该在哪里建厂。 对于这件事情,李兴文认为晏和颂这样的专业人士,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不管怎么说,晏和颂对于这个行业远比李兴文要了解。 他提出来的意见,自然要比李兴文更加合理。 听到李兴文说这么一件事情,晏和颂顿时就来了精神。 这对于晏和颂来说,可是他专业领域的东西。 同时,还能在李兴文表现一下,晏和颂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汽车生产基地选址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每年的产量是多少,占地面积,相关的配套设施,生产成本以及政府优惠政策,物流条件,这几个方面是影响选址的最重要因素。」 李兴文点了点头,果然专业的事情还得专业的人来做。 「李总,你觉得腾龙汽车的年产量定在多少比较合适?」晏和颂问道。 李兴文沉吟道:「我觉得建厂要考虑到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们更加要考虑后续的发展,现在应该把这个量定大一点。」 晏和颂听了点点头,李兴文这样说的很有道理。 「李总,你是想预留后面扩建的空间,对吧?」 李兴文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我觉得未来腾龙汽车总生产基地,年产量应该在二十万辆左右。」 听到李兴文这个目标,晏和颂倒吸了一口凉。 「李总,这个目标是不是有点太遥远?」 要知道现如今的华夏,一年汽车的总销量在五十万辆左右。 李兴文一开口,就说要建一个生产二十万辆汽车的总基地,这太吓人了。 「我说的是以后的目标,现如今的延产量定在五万左右就可以了。」李兴文解释道。 听到这个数字,晏和颂才放下心来。 他刚才真的是很害怕,李兴文定这个目标不愿意更改。 现在看来,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了。 李兴文能够把飞龙发展到这种地步,自然不会过于自大。 现在的腾龙汽车,说好听点是一个资自主品牌。 说不好听一点,那就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什么都没有。 年产二十万的目标,简直就是在自欺欺人。 「按照年产二十万的数据算的话,最少要四千平方亩土地。」晏和颂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李兴文点了点头,「昌东有合适的地方吗?」 「地皮肯定是有。」晏和颂回道,「这几天我查询了一下,不过交通条件不是很便利,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 李兴文点了点头,现在建厂最重要的因素,恐怕还是相应的配套设施。 如果没有这些设施,那就是意味着制造成本会很高。 这对于飞龙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重新找地方。 看来昌东这块地,确实不适合发展汽车产业。 「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李兴文询问道。 现如今对于飞龙来说,汽车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短时间内想要做到全套设施由自己提供,这明显是不 现实的。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整车下线这一块由腾龙来负责。 相应的配套设施,从其他地方采购。 在李兴文的心里,深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一个原因,那就是深城有着绝佳的交通位置。 在那里建厂的话,物流交通之类的肯定不用担心。 第二点的话,自然是深城那边的汽车配套企业比较多。 有这些企业在,相关的汽车配套设施肯定会便宜不少。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创富电池在那边。 以后想要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肯定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到时候创富电池,就能为腾龙汽车提供足够多的技术支持。 综合计算下来,深城绝对是一个最佳选择。ap.bμtν.c 晏和颂立马就给出了回答,「我认为深城这个地方不错,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少,交通就更不用说了,再加上深城是经济特区,有很多政策支持。」 李兴文点了点头,并没有立马答应下来,而是看向了段乐游。 「段总,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段乐游直接道:「李总,你们一个眼光毒辣,一个经验丰富,自然是听你们的。」 在这一次的合作中,段乐游十分清楚他的作用和地位。 说的好听一点,是统筹腾龙汽车前期的发展和准备工作。 说的不好意思听一点,基本上就是打杂一样的存在。 对于汽车这个行业,段乐游之前还是有不少的信心。 经过这一段时间接触之后,段乐游才知道他对于汽车行业的了解,还是要太少了。 如果不是李兴文的话,腾龙汽车跟沃尔沃的合作,不会谈的这么顺利。 更为重要的是,段乐游对于腾龙汽车未来的发展,根本就没有一个详细的方案。 要不是李兴文说了他的方案,段乐游现在恐怕还不知道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合作定下来后,李兴文又拉来了晏和颂。 才花了几天的功夫,晏和颂他们就成立了研发部门。 现如今,顺利的进行到了建厂环节, 这里面李兴文的功劳,是最大的。 至于段乐游的话,他无非就是跑跑腿,做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一些,才让段乐游清楚的认识到了。 他在这次合作当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说到底,就是李兴文在带着他玩。 段乐游出了钱,得到了腾龙的股份,仅此而已。 以后腾龙汽车的发展,肯定是要以李兴文的意见为重。 至于段乐游的话,他决定不过多插手发展上的事情。 这一次建厂的事情,段乐游就很明智的没有选择插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