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头我联系好清华大学那边,给你消息。 正好现在贝勒府正在建造中,可以让清华大学的学子们,亲身去体会一下古法建筑的魅力。”张俊平飒然一笑道。 “单凭张爷吩咐。”老杨头恭敬的说道。 “嗯!”张俊平点点头。 送走老杨头之后,回到办公室里。 李文娟眼睛里还冒着光芒,“师父我也要在史书上留名号。” “想要在史书上留名号,可不是靠立志就能做到的。 古代要有大成就,或是抵御外侮或是造福一方,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才能青史留名。 现在也一样,你必须在某一个行业里出类拔萃,做出了不凡成就。 你好好努力,说不定将来师父还能占你的光,青史留名。”张俊平笑着摸了摸李文娟的头。 “师父你又笑话我!”李文娟不依的撒娇道。 时光荏冉,一转眼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 这一个星期,陈丽君亲自兼任的书画小组,成绩斐然,成功签下许多青年艺术家。 其中还有好几位是后世耳熟能详的艺术家。 比如靳尚谊,贾又福等等。 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些没有名气,但是绘画技艺很有功力,在绘画一道上很有潜力的青年画家。 着名艺术家比较惨,只签了吴新平一个八级艺术家。 其实,张俊平对此早有预料。 这也很正常,像吴冠中,吴作人,黄永玉,李可染,李苦禅这些当代着名画家,其实在国内都有很大的名气,甚至在国外也略有一些名气。 自然不甘心受到合同的约束。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吴新平这样的觉悟,不求名利的付出。 不求回报的在BJ画店一干几十年,拿着微薄的工资,支撑着整个BJ画店的运转。 对于这些当代着名艺术家,张俊平并不强求他们签约。 只是一再要求陈丽君想方设法,尽可能多的收集一些他们的作品。 后面,张俊平会专门出一个合同,不限制他们自己卖画,但是每年为艺术品公司提供多少幅作品的合同文本。 为了避免提前泄露出去,影响现在的字画收购,所以张俊平并没有对任何人说这件事。 牛文生等人看到陈丽君她们把书画这一块搞的红红火火,也不甘寂寞。 很是给艺术品公司收集了许多当代艺术品,木凋,玉石凋刻,核凋,泥塑。 甚至还有人远赴JDZ去淘换当代瓷器艺术品。 更有人把张俊平老家的红木嵌银艺术品给弄了回来。 甚至还签约了好几位木凋、玉石凋刻的青年工匠。 张俊平看了一下,水平还不错,凋刻的东西很有灵性。 就同意了给他们签约。 不过,木凋,玉石凋刻这类的工匠,并不完全适合字画类合同。 毕竟,不管是木凋,还是玉石凋刻,都属于手艺类的艺术创作。 想要有所成就,自然离不开大量的创作,练手。 可是好的木料,玉石价格可都不便宜。 这些人,有的原本就在玉石工艺品厂又或者在木器厂上班。 拿公家的原材料凋刻,然后卖给艺术品公司并不合适。 自己购买原材料练手,有些人又承担不起。 而且木凋,玉石凋刻,一个月要求他们提交一件作品,也有些强人所难。 毕竟他们上班也要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搞创作。 木凋,玉石凋刻都是体力和脑力并存的行业。 创作一件作品,非常耗费精力。 完成本职工作就很难保证一个月一件作品。 当然了,湖弄了事的不算。 所以,张俊平又专门给他们设计了一套保底加分成合同。 每一件作品给一个保底金,递交作品直接就能领到保底进,等到作品卖了之后,再根据合同进行分成。 如此才算解决了手艺类签约艺术家,本职工作和艺术品公司的矛盾。 甚至,张俊平还在合同之外, 又补充了一条福利。 那就是可以向艺术品公司申请原材料。 由艺术品公司提供创作所需的原材料,待到作品卖出后,优先扣除原材料的价值,再行分账。 只不过,这样一来就会增加艺术品公司的采购压力。 不过,相对于收益来说,增加的哪点压力根本不叫事。 无非就是增加一个原材料的采购部门而已。 张俊平打报告,局里秒批。 因为是采购创作艺术品的原材料,需要对艺术有一定审美能力,更要有一定的鉴定能力。 比如玉石采购,不是你去了联系好,直接买回来就可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