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俊平只好又把集资建房的好处和曹向前说了一遍。 张俊平提议的集资建房自然不会和后世的集资建房一样,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产权归属。 房子建好之后,直接归个人所有。 避免了后世那些集资建房的产权纠纷。 因为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都还是福利分房,这十来年国家的花多少钱建造房子? 这十来年还正好是福利房的建造高峰期。 现在搞集资建房,看上去,国家好像没有收到土地转让金,亏了。 可实际上,节省的钱更多。 老百姓把钱花出去,又变相的活跃了市场,增加了税收和就业岗位,怎么算,都是合算的。 “要是照你这么说,还真是好事。”曹向前经过张俊平的一番洗脑,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 “那肯定的!我能吃亏吗?这件事,其实就是一个双赢的决定,国家不吃亏,咱们老百姓也不吃亏。 领导,咱们也别两栋楼了,直接放开,局里又愿意参与集资建房的咱们都可以接受。 其他的局下属单位愿意参加的,也可以。 咱们直接建个大型的社区,到时候申请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建个社区医院,你说该多舒服?”张俊平继续忽悠着曹向前。 想了一下张俊平描绘的场景,曹向前真的动心了,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他决定了,集资一套房。 挂了曹向前的电话,张俊平又打电话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到他的办公室里来开会。 “就一件事,市里已经同意把咱们公司作为试点,搞集资建房。 办公室一会吧这个通知发下去,还是那句话,集资建房自愿参与,自愿报名。 具体建套房子,需要多少钱,这个要等专业的公司测算完才能知道。 你们回去先和下面的职工通一下气吧。”张俊平简单的把事情通告给大家之后,就宣布散会。 然后拿上自己画的效果图,开车离开了艺术品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系。 “罗教授,您看看,这是我们公司计划修建的住宅楼。 还得麻烦您,帮着完善一下图纸,另外帮忙测算一下建楼的费用。 我这边初步估计,需要修建二十栋楼,只会更多不会少。 麻烦您算出来,分摊到每个平方需要多少钱。” 张俊平和建筑系的罗教授也是老关系了,前面的七子楼和办公大楼就是罗教授带着学生帮忙完善的图纸设计和预算。 当然了,张俊平也没有亏待对方,茶水费没少给。 “张经理,你这房子的布局设计的漂亮啊!看的我都想买一套了。” “罗教授想要,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我肯定给罗教授留一套。就怕罗教授看不上,咱们清华大学的教授楼,可比我这个更好。”张俊平笑道。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等着房子修好之后,给我留一套。 我是不缺房子住,可是我儿子要结婚。 这年轻人,不愿意和父母一块住,不过也好,省的在一块住着闹心。” 罗教授也没客气,直接表示要一套。 这就是知识的价值,张俊平需要罗教授帮忙完善图纸,做施工预算,罗教授想要一套房子,张俊平自然能问他要钱。 而罗教授需要付出的仅仅是张张嘴而已,大量的计算数据,都是学生搞定。 和罗教授沟通完之后,张俊平又进入到咸鱼状态。 不过,现在比以前多了一个工作,上班打卡搞创作,然后就是到八个工地转一圈。 转了两天,张俊平就忍受不了了,这个年代的效率简直是太低了,这样下去,不仅仅是时间慢,质量也没办法保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