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看着柳旭直播间内的‘第三次反围剿’红色方的命令和行动。 蓝星的玩家们不知道该怎么说。 红色方的‘诱敌深入’都第几次了。 如果蓝色方还继续被‘诱敌深入’这种招数继续打败。 这.怕不是有点水啊。 黄埔军校那么多名将大佬,按道理说这身为校长应该更厉害一点啊? 一时间。 蓝星玩家们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柳旭的直播间里。 想看看这‘第三次反围剿’的具体情况。 毕竟都第三次了。 而红色方还在诱敌深入,就是不知道蓝方会不会真的被引诱深入过来。 柳旭的直播间逐渐火爆。 此时的蓝色方已经开始调兵遣将,但是红色方这边好似不急。 作为士兵的柳旭,刚刚转移了驻地之后。 到了新驻地还在帮这里的老乡们干活,并没有一点大战前的紧张。 柳旭毕竟是个玩家,不紧张正常。 但是看着柳旭周围的士兵们,老乡们,全都不紧张。 完全没有大战来临前,山雨欲来的样子,也属实让蓝星玩家们感觉到了不一般。 ‘第三次围剿/反围剿’的剧情这边。 虽然红色方‘反围剿’的视角有了,不过蓝色方‘围剿’的主播视角一直没有。 所以蓝星玩家们这边还暂时不知道蓝色方具体情况。 不过很快。 就有人上传了一段视频。 也跟这‘第三次围剿/反围剿’有关。 视频中。 玩家作为一个营长,麾下部队被安排在南昌这边巡逻。 但是在巡逻的过程中。 发现了美自由联邦,帝国,甚至是日本的军官不断出入那个‘海陆空总司令南昌行营’里面。 随后便是找人一打听才知道。 原来这都是‘黄埔校长’为了即将开始的‘第三次围剿’,从各国请来的高级军事顾问。 看到这。 蓝星玩家们这边也瞪大了眼睛。 好家伙。 美自由联邦,帝国,日本,再算上‘黄埔校长’以及一众心腹。 这么多人加智囊团。 再加上30万部队,没有人怀疑蓝色方的黄埔校长决心。 视频上空弹幕飘过。 【卧槽!这阵容也太豪华了吧?!】 【笑死,校长这是打游戏打不过直接摇人了?】 【红色方这次要1V5了!这buff迭满了吧?!】 【建议直播间改名:《关于黄埔校长摇来三个外援,还是被暴打这件事》】 【呸!楼上黑子,还没打怎么就知道黄埔校长输了?!】 【要不开盘?】 【这波属于‘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教学。】 【呵呵,别吵了,看我微操。】 【6666,演都不演了是吧?你就是黄埔校长是吧?!】 看着这个阵容。 在对比红色方三万多人的部队。 蓝星网友都想不出怎么输。 讲道理。 这蓝方要是还能输,要么是蓝色方本身犯点什么,要么是蓝方.有点什么说法。 比如兵力越多越菜buff? 这特么也不合理啊。 视频还在继续。 画面中切换了一下,显然已经过了一天或者几天。 而视频中那名玩家的视角也不是巡逻了。 而是换成了站岗。 视频中的玩家解释着,拿钱跟人换了个站岗这活,就在会议室的外面。 虽然无法直接参加会议。 但是里面隐隐约约的讨论声,还有大声的争论,都被这名玩家特意剪辑出来播放着。 通过会议室里面的讨论。 蓝星玩家们这边也发现了一些东西。 首先是这个由帝国,美自由联邦,日本组成的军事顾问团,确实是有点东西的。 因为视频中能听到他们的三个计划。 以‘长驱直入’以绝对的兵力优势30万对3万,快速压缩红色方的生存空间,逼其决战。 然后铜鼓欧‘堡垒封锁’沿着道路,建造防御工事,蚕食红色方的地盘。 最后则是‘分化瓦解’,挑唆红色方内部矛盾,或者经济封锁,从而达到分化红色方这边军民的目的。 办法听起来都不错,甚至可行性也不小。 但是还没等实施呢‘分化瓦解’这招,蓝色方内部就自己用上了。 几次爆发的争吵也是因为这个。 黄埔校长给顾问团的权限太高了,甚至能直接指挥或者越级指挥许多将领,导致蓝色方这边的不少军队将领都不买账。 你算什么东西?凭什么指挥劳资? 加上本身蓝色方内部的派系混乱,一场军事会议下来。 顾问团加上几个派系互不相让。 这能讨论出来一个正经的计划就有鬼了。 最终决策权还是在黄埔校长身上。 于是。 微操大师再次出手。 视频中的画面至此结束,结尾处留下了一个直播间的地址。 蓝星玩家们找过去,才发现这是个新人主播,显然是触发了剧情之后才注册的主播号。 看着源源不断进入的水友们。 直播间内的主播江宇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感谢榜三大哥送来的‘星舰’!” “再跳了,再跳了!” “再有两天时间吧,剧情进度应该就会追上隔壁的直播间了。” “我已经跟柳旭商量完了,等到进度追上,就开启同屏直播。” 江宇一边谢着礼物,一边解释着。 他这边的时间线太早了。 柳旭那边已经‘第三次反围剿’开始了。 他这边触发之前视频中的剧情时候,距离开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才刚刚从南昌出发。 等到抵达目的地,然后开始剧情,这段时间如果没有战斗剧情,跳个两三天就差不多能追上柳旭那边的时间进度了。 而柳旭那边也在等着江宇。 并没有跳过剧情,而是在游戏内帮着老乡干活或者构建防御工事。 因为没有战斗剧情一般都是跳过的。 所以为了等江宇,柳旭这边干脆真真实实体验起了红色方士兵的一天。 此时。 柳旭的直播间内。 正午时分 柳旭这边在构筑着防御工事,只不过有些使唤不好手中的镐头,刨在地面上时,总是刨在石头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