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案破,不似铁案的铁案!-《御史大官人》


    第(2/3)页

    吾若身亡,亦或台府惨遭大难,必是奸相掩盖其罪所为,不出其二。

    奸相之罪毋容置疑,吾本想直谏陛下,惩治此贼。

    然,遇太子新丧,国失栋梁,无奈暂且搁置。

    自感奸相有所预知,必会狗急跳墙,取我性命。

    乃留书五份隐于密盒,吾若身亡,可以此为证,斩奸相,慰我亡魂。

    此书,孙字。

    ...

    徐安看完卷宗后,脸上的凝重更甚。

    按理说,事到如今,有了孙鹤的亲笔留书,及其留下的证据线索,御史案已经可以宣布告破。

    行凶者,便是隐藏于太子杏园内的杀手。

    主谋,就是右相吴应雄。

    其杀人动机,乃是孙鹤掌握了他的犯罪证据,他为自保而杀人。

    而之所以连同整个台府的人都杀光,并清除吏员的所有家属,便是想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毕竟...若台府还在的话,死了一个孙鹤,后续仍会有人接手此案。

    单单杀死孙鹤,并不能让吴应雄彻底安全。

    唯有连整个台府及其家属全部除掉,方可一劳永逸。

    得到孙鹤密盒内的资料,此案已然证据确凿,形成铁案。

    接下来。

    只需根据孙鹤留下的书信、账册和犯官供词,逐一查证,并搜查赃银所在。

    确认无误后,就可入册坐实。

    吴应雄位极人臣,但其意志不坚,遗忘初心,已然腐败,沦为暗中舞弊弄权的贪官。

    为掩饰罪责,而制造了御史台惨案。

    案情水落石出,但不知为何,徐安内心总感觉高兴不起来,似有疑惑未解...

    这时候,却听唐慕清兴奋笑道:“果然!这五个包裹内的东西,与廷尉挖到的那个密盒是一样的。孙大夫未免藏于台府地下的密盒被发现,凶手销毁证据。便私下复刻了五份证据,分别再藏。”

    “徐安,你说得没错。狡兔三窟,孙大夫果然藏有无数个密盒。”

    “不过,你想不到的是,孙大夫不是将证据资料分开存放,而是分别复刻了五份,谨防被凶手发现并销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