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唐慕清朝他望过去一眼,目光深沉,似乎能看出徐安一边反对骆英加入御史台,一边又没有坚决反对的原因。 她与徐安的交情并不深,但经过这几日的了解,倒也小有通透。 徐安此举的目的,不外乎是想隐晦地拉拢那位医术高超,且深受皇帝与骆家宠溺的娃娃脸“入坑”。 潜台词便是:你骆英可以入局,但先决条件是...骆姿也必须加入。 而更深层次的缘由,也就不言而喻。 娃娃脸骆姿一旦加入御史台,日后必成徐安钳制骆英的筹码。 骆家若不牵涉御史案还好,但如果真正的主谋就是长公主和骆家,那么骆姿必成徐安最终自保的底牌! 唐寺正浸淫大理寺三年有余,也算是见惯了朝廷“诡术”,又岂会看不出来? 骆英必然也是意识到了这点,因此才会断然拒绝自己的妹妹入局。 但不论三方心中的谋算如何,最终的决定权都在皇帝身上。 萧无忌一开口,便不容置喙。 随着皇帝的金口一开,御书房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萧无忌端起面前的茶杯,轻呡一口后,道:“既然左中丞之位,已定由唐爱卿担任。那右中丞...就暂且让姿儿代理吧。至于察院,在没有适合人选之前,徐爱卿你两院并理,可否?” 闻言。 徐安大喜,赶忙郑重应下,并谢恩。 按照御史台殿察两院的职能划分,殿院主管的是宫城风纪和百官朝礼,察院才是真正的监察百官。 他正苦于自己身上这个职位的鞭子不够长,此时听到皇帝竟又将察院也交由他手,岂会不喜? 殿察两院在手,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手中实权比御史中丞还大些... 乃是意外之喜。 “谢陛下抬爱,卑职定当鞠躬尽瘁,殚精竭力,死而后已,为陛下分忧!” 他答应得振振有词,但还算喜形有度。 萧无忌露出一抹隐晦之笑,道:“很好!但方才你说,台府其他从吏不宜由内阁与吏部委派,是何缘由?” 徐安微微躬身,道:“原因只有一个,吏部若委派官员,必会从六部百官中抽调。但六部之人,不可全信,他们皆有参与御史案的嫌疑。若让吏部插手,台府难保清明。” “嗯?六部之人皆有嫌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