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请您稍等一下。”特里维希克突然弯下腰,从随身的皮箱里取出一摞图纸,铺在约瑟夫面前,“实际上,我这两年利用空闲时间重新设计了一辆,不过我没想到蒸汽机的功率提升得这么快,所以动力只有75马力。” 约瑟夫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又望向满桌子的图纸。 老实说,这是一辆设计得非常奇怪的火车,像是在横置的锅炉上直接插了4个轮子,最前面还有两个小号的转向轮。 而气缸伸出的驱动轴连着一串复杂的齿轮,将动力传送到后轮上。在气缸的另一面,还有个巨大的储能飞轮。 驾驶员的位置就在锅炉后面,通过几根控制杆操作火车,甚至连个座椅都没给他设计。他还要负责给锅炉里添煤。 同时,由于锅炉太过高大,令驾驶员看不到车头前面的情况,特里维希克不得不在锅炉前面又设置了一名“瞭望员”的位置。 前方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瞭望员就通过喊声提醒驾驶员进行相应的操作。 好在约瑟夫早有心理准备,朝特里维希克微笑颔首:“您设计得非常不错。” 他没有丝毫嘲讽的意思。人家特里维希克可没开挂,而是靠自己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能做到这个程度绝对称得上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不过,我觉得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约瑟夫最先指向车轮。 图纸上的车轮是在金属轮面上开了一道槽,显然是准备让铁轨嵌入槽里,以保证行驶时不会脱轨。 “比如这里。只需要内侧轮缘凸出,就能确保车轮卡住铁轨了。而这样可以大幅减少车轮和铁轨的摩擦力。” 特里维希克思索了两分钟,终于佩服地点头:“的确如此,殿下,您是怎么想到这么精妙的设计的?这绝对可以获得一项专利。” 约瑟夫心说当然是照后世抄的了,却只是摆手道:“以后您将它作为火车的部件一起申请专利吧。 “哦,还有,车轮和铁轨的接触面最好设计成内粗外细的圆锥面。这样在转弯时外侧车轮滚动半径增大,内侧半径小,实现转向差速。” 特里维希克的眼睛已经瞪得滚圆了,一把掏出笔记本,开始低头抄录。 约瑟夫经历过太多次类似的局面,已经习惯了,等他记完,又继续道:“车头的轮子直接安装在锅炉上会导致锅炉变形,甚至压裂锅炉。不如在锅炉下方设计一个平板,用来承担锅炉的重量,下面连接车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