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235章:也许是活该呢?-《北宋街溜子》
第(1/3)页
清早。
曹安天不亮就起床了,洗漱好后,赶着寒雾进宫。
汴梁的冬天很冷,刺骨的那种,以至于许多人家刚进秋天就开始囤积炭火,家家必备抗寒神器——火炕。
跟着小内侍一路来到赵祯的寝宫,刚进门就感觉温暖扑面而来。
皇宫的建筑大多都设有火墙,里面用上好的煤炭填充,燃烧起来连地板都是温热的,让人浑身舒畅。
在外间等了少许,赵祯缓缓走出来。
“微臣见过官家。”
曹安赶忙躬身见礼。
赵祯打个哈欠道:“你来了……这几日辛苦你了!听说你在城东没少打听,连曹家都走了一遭?”
曹玘是正经的二代权贵,一般人恐怕很难入他的法眼。
赵祯觉得曹安这次一定是受到了不少苛待,尤其是人家干的活儿还是自己的私事儿,给几句关心,总是没错的。
“回官家话,曹家还算客气。”
曹安眼角带着笑意,很中肯的评价道:“相比于郭家,曹家几代人都是武将出身,所以谈起话来,也是直来直去的。”
“你看好曹家?”
赵祯狐疑的看了眼曹安。
帝王天生的敏感,让人不自觉的就会多想。
“不……”
曹安摇摇头,很认真的道:“曹家是纯粹的武将,一旦交扯过于亲密,就会引得旁人猜测!有那些规矩在,任何人都不能草率。”
话说的很委婉。
毕竟文尊武卑在大宋是常态,尤其是那些大人物们,往往一个很小的‘倾斜’,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皇帝要依靠军队来掌控国家,这本没错,可赵祯却不能任意而为。
否则文官集团会闹腾,他们会觉得皇帝这是在有意提高武人的身份,是想要违背之前的‘信条’。
赵祯闻言也有些苦涩的笑了,又道:“所以你也觉得,郭家最合适,对吗?”
“官家恕罪!”
曹安心里有些无奈,躬身行礼道:“臣身份卑微,不敢妄加评断帝王私事……但朝廷有规矩,还望官家体恤。”
大佬,这话你别问,问我也不会说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