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朝-《汉末天子》


    第(2/3)页

    “却不知,奉孝在蜀中的布局如何了?”刘协一边收着棋子,一边道。

    对于蜀中的事情,刘协放手交给郭嘉去做,黄忠的兵马就屯在陈仓,只要郭嘉一声令下,五万精锐会立刻开入蜀中,当初为了避免出现突发状况,便是收拾袁术,刘协都没动这支兵马,但如今,已经到了年底,当初说的是两年,到现在,算起来已经过了一半多,郭嘉虽然没多说,但通过蜀中的情报来看,一切如常,郭嘉只是不遗余力的在商业上与蜀中世家达成各种协议,引他们上套。

    出于对郭嘉的信任,刘协并未多问,但虽然通过世家,来逐步加大朝廷对蜀中的掌控,最终将蜀中纳为朝廷所有也是个拿下蜀中的办法,但这与刘协的初衷并不一致,虽然能让这些世家对朝廷形成依赖,但世家对蜀中的掌控力度并没有丝毫削弱,反而因为源源不断的贸易,壮大和充实着世家的实力,似乎正在与刘协预期的想法背道而驰。

    “奉孝所谋甚大。”贾诩动作缓了缓,摇头叹息道:“只是不知陛下是否愿意信他?”

    “所谋甚大?”刘协挑了挑眉,看了贾诩一眼,挑了挑眉道:“看来此事,文和也知道。”

    “未能全部知晓,只是看出些许,奉孝这段时间,不止成都、巴郡,更利用那秦雍,将出手伸至南蛮之地,陛下可知,如今南蛮之人,正在三江一带建立城池?”贾诩笑道。

    “所以才是一头雾水啊。”刘协无奈的翻了翻白眼:“奉孝一直在通过朝廷的商贸手段,帮助蜀中铺桥修路,改善民生,这铺桥修路朕懂,将蛮越之人迁入城中,而且是让他们自愿进城,也不难理解,蛮越之人久居山中,擅长山地战,却不善守城,将他们迁入城中,日后要收服蛮越就简单了许多。”

    “陛下已经猜到大半,何以忧心?”贾诩闻言笑道。

    “缺了一条最关键的东西。”刘协敲了敲桌子:“若是当初朕下诏召刘璋回长安之时,刘璋不允,然后出兵蜀中,虽然艰难,但师出有名,但此事拖得久了,这大义也就散了,现在最关键的是,就算将蜀道修得再平坦,朝廷以何名义入蜀?”

    这才是最关键的,郭嘉在通过各种手段一点点铺平朝廷大军入蜀所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朝廷没有擅长山地战的将领,那便将他们都弄到城中,蜀道难行,便发动蜀中世家铺桥修路,蜀中日趋稳定,朝廷再征讨,就有些师出无名了。

    “那,便要看奉孝的手段了。”贾诩闻言笑道,原以为刘协不懂各种关键,才会有此一问,但刘协既然看出了郭嘉的目的,以郭嘉之能,自然不会跑去做无用功,更不可能防着刘协不管去辅佐刘璋。

    “如今在奉孝的暗中操纵之下,蜀中官场如今已然分裂为世家与寒门两派,然而寒门影响力却不足以与世家对抗,但寒门却因为当初皇叔一席话,更受刘璋信任。”贾诩收好了棋子,微笑着道:“至于最终会以何种方式,微臣也十分期待。”

    刘协闻言,也只能暂时按捺下心中的好奇,他总不能因为这个就专门跑去蜀中,眼下朝廷已经据有雍凉两州之地,再加上河套、司隶、南阳,无论人口还是综合实力,绝不逊色于雄踞三州之地的袁绍,接下来,若能拿下蜀中,三州之地,蜀中天府之国,关中八百里沃土,形成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刘协提供充足的粮草,还有畜牧业的逐渐兴盛,到时候,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中原之地,重聚九鼎,问鼎天下,打造一个空前强大的大汉帝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