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华大人掉粪坑了-《乱世巨枭》


    第(3/3)页

    就在京都城内发生了这场令人哭笑不得闹剧之时,萧九的建厂运动也在羊城郡、陵水县各处兴办起来。

    ……

    豫州,羊城郡。

    “老少爷们儿,招工了。”

    ”新开办的制糖厂,大量招收工人,不会不要紧有人带教啊。“

    一名郡府的衙役直接举着一张布告游走在菜市口的街道上,嘴里还不停的大声吆喝。

    而这名衙役身边早已围满了一群蹲在这里等候多时的百姓,见状纷纷围了上去询问招人的条件。

    现在的羊城郡不单是开办了纺织厂,还在大肆开办其他诸如制糖厂、烧砖厂、酿酒坊,只是规模没有纺织厂这么大罢了。

    萧九为了将自己领地内的产业多元化,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在家陪伴老婆孩子,就整日守在书房和周进、李诣等商议怎么挣钱。

    周进自然不必多说,自从到了陵水县之后就见识过萧九的诸多奇思妙想,而李诣这位大舅哥却是彻底被萧九折服。

    或许在接手萧九的纺织厂之前李诣还对商人这种身份不屑一顾,可现在萧九开办的厂子不但给郡府赚足了银子,还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让李诣不由惊叹原来商业还能这样玩?

    有了郡府打样,下辖的县镇纷纷效仿也开始在萧九专门派出的指导组的帮助下开办了一个个地方产业。

    其中大部分诸如制糖厂等本地没有原材料的业务,则是会与渔郡万平口的海上商队合作从别处进口。

    如今的羊城郡除了基本的保证口粮地耕地之外,大量土地改种经济作物,一个个官府经营地庄园应运而生。

    随着生产力地发展,原先土改后地那套大锅饭制度也不再适用,所以在萧九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分批次地放开耕地上地劳动人口,投入到各行各业之中。

    萧九先是更改了原先的战时经济体制,将集体耕作的模式转变为承包制,除了分到百姓手里的自有土地之外可以选择是否参与集体土地的劳动。

    当这一部分人的双手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就成为了工厂的工人。

    境内工厂的不断开办,这些最先进入工厂务工人员的钱包也开始鼓了起来。

    而有了钱自然就要消费,如此一来便盘活了内部的市场,不再像之前物资集中分配时那样死气沉沉。

    所以现在每当郡府有新的工厂开办,这些后悔没有第一批进入工厂务工的百姓开始挤破脑袋想往里进,在整个羊城郡掀起了一股劳工热。

    这种以商业、工厂为基础的制度自然存在不少弊端,可却是最适合当前萧九政权发展的方式。

    现在萧九和他的羊城郡政府只要保证能一直畅通万平口的海上航线,就可以持续领地内繁荣的局面。

    同样的,若是哪一天这条商业线断了或者有外敌入侵,也会成为整个羊城郡百姓的敌人,因为这一切都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