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小主事-《汉家功业》
            
            
            
                
    第(2/3)页
    刘辩嗯了一声,喝了口茶,望着窗外,道:“二公子,平原郡认识朕的人不多吧?”
    皇甫坚长立即上前来,道:“回陛下,应当是没有的。崔钧近几年未曾得到召见,其他官吏,也少有洛阳的履历。”
    刘辩沉吟着,道:“好,按计划行事吧。”
    皇甫坚长面露凝色,还是劝谏道:“陛下,此番太过冒险,是否再做斟酌。”
    刘辩坐好,拿起奏本批阅,道:“都准备好了,还担心什么。行了,你坐镇这里,注意兖州、冀州、徐州的动静。算算时间,曹操估计很快就要去兖州了。”
    皇甫坚长心里还是忧心忡忡,见刘辩态度坚决,不敢再劝,却略有些惊讶的道:“陛下,曹司马,这么快就去兖州吗?并州这么快就处理好了?”
    刘辩看完手里的奏本,批了几句话,拿起下一道,笑着道:“你太小看曹操的手段了,明面上的是做给朝廷看的,暗地里的手段,伱都未必查得到。并州地广人稀,相对容易一些,他处理了最难的部分,剩下的就交给大司马府跟进就是了。兖州还好说,最重要的是冀州。”
    兖州是刘辩第三个握在手里的州,又紧邻司隶,是以向来重视,兵马绝大部分掌握在黄忠手里,但在理论上,州牧刘岱依旧有兵权,没人清楚他手里到底有多少。
    但有黄忠制衡,加上刘岱并非野心勃勃之辈,处理起来,也不会有大乱子。
    最难的,是冀州。
    冀州常年遭遇纷乱,当年应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站稳脚跟,随后又被黑山军强烈冲击,差点整州陷落,在赵云,张辽等人的相助下,堪堪守住。
    事后,应劭理所应当的掌握了冀州的所有大权,兵马、税赋、钱粮,官吏任免,可以说,在冀州,他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应劭这个人,向来沉稳有力,寡言少语,极少向朝廷提要求,完全是一个人应对所有困难。
    在得到朝廷不断嘉许的同时,也更加坐实了他在冀州的威望与权力。
    加上冀州掌握着朝廷的唯一盐场所在,是以,冀州的重要性再上一个台阶,一旦有风吹草动,朝廷便要震三震,抖三抖。
    “微臣领旨!”皇甫坚长沉声应道。
    刘辩嗯了一声,道:“去吧。”
    皇甫坚长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道:“微臣告退。”
    卢毓站在一旁,更是不敢言语,默默看着刘辩批阅奏本。
    另一边,司马防还没有离开平原郡,便得到通风报信。
    “使君,”
    一个扮相老农的小老头,来到司马防马车外,低声道:“陛下的銮驾有意动,似乎准备悄悄出城。”
    司马防坐在马车里,面无表情,自语的道:“又是声东击西吗?”
    老农越发低声道:“陛下这么明显的来平原郡,还带着使君,只怕目的不在此,或许还杀回马枪,再回兖州。”
    “也可能是冀州。”司马防双眸闪烁,若有所思的道。
    老农悄悄扫了眼四周,道:“小人可以肯定,不是使君,否则就不会召见使君了。再说,使君在青州有功无过,即便陛下见到了什么龌蹉之事,也不会怪罪到使君头上。”
    司马防也是这么想,是以没有那么忐忑,默默一阵,道:“让所有人都离开吧,平原郡那边也不要多说什么,我们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谁倒霉被撞上,只能自认倒霉,不是我司马防见死不救。”
    “是。”马车外的老农应着道。
    司马防的马车继续前进,速度有些快,仿佛是着急赶回济南,也好似在刻意躲避着什么。
    平原郡,郡衙。
    后堂之内,一脸方正,双眉浓厚,本应该是正直大汉模样的平原郡国相的崔钧,此刻愁苦满面,在不断的翻着账簿,甚至掰着手指在苦算。
    他身前站着户房主簿,更是苦涩的道:“府君,别算了,下官算了一夜,实在挤不出钱来了。还是想想办法,请朝廷拨付吧。”
    崔钧没有听到一般,继续算着,同时拧眉道:“朝廷的情况你也知晓,即便能给,也不要指望有多少。即将开春,开渠,耕牛,粮种,官吏的俸禄,夏收之前,还得剿匪、赈济灾民,前几年欠下的钱也得还了……”
    户房主簿笑不出来了,只能心里长长一叹。
    朝廷没钱,平原郡同样没钱,可没钱不代表什么都不做,反而要做的更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