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渊看后大喜,次月便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他的副手。 虽然李靖名义上是副手,实际上李渊却把军权交给了李靖,而且叮嘱李孝恭在军事方面一定要听从李靖的建议。 不过指挥大权虽然在李靖手上,但他头顶毕竟还有人压着,显然李渊还是防着李靖的。 不过没关系,你防你的,我打我的就行.】 【李靖选择在夔州训练军队,因为夔州隔着三峡,敌军不易发现。 巴蜀之地刚收复不久,李靖怕这儿人心不稳,为了无后顾之忧率军东进,李靖把各部族酋长子弟放在身边,根据能力大小授以官职,表面上看是对他们的起用和提拔,实际上则为人质。】 【同年九月,也就是李唐平定王世充两个月后,李靖兵分四路,水路和陆路结合,向梁国都城江陵进发。 三峡到了秋季,江水会暴涨,这对于唐军来说行军风险极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萧铣认为唐军不可能在水势汹涌之时进攻,而且他们刚刚打完虎牢关之战,说不定这会儿需要休兵养息,所以萧铣就没有备战。 同时,萧铣的军队并没有集中在江陵,而是在三个方向镇守:一支驻扎在南方,一支驻扎在长江下游,主要防守军阀杜伏威,另外一支驻扎在江陵以西的清江,主要防守唐军东进。】 【唐军一路东进来到三峡,不敢再贸然前进,都想着等到洪水退去后再进军。 但李靖有胆有识,他说道:“我们为了今天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来做足了准备。 现在,敌人根本不知道我们的行动意图,所以我们更应该趁着敌军没有防备时,打他个措手不及,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于是,唐军在李靖的鼓舞和率领下沿着三峡东进。 一路上,萧铣并没有派多少士卒把守,唐军得以一路势如破竹攻破荆门、宜都二镇。当唐军来到夷陵的时候,这才遇到驻扎在清江的几万守军。 不过,敌人看似人多,却并没有太强战斗力,而且在未知敌情的情况下,军纪也比较放,守将文士弘更是做梦都没有想到唐军会在这种时候进攻。 直至唐军攻打,在仓促慌乱之下迎战的文士弘被打得大败,梁军跳入江中溺水而亡者,以及被杀者多达万余人。】 “李靖也是一个敢于犯险之辈,不过他是事先早已做好准备。” “韩信临机应变,李靖料敌先机,各有各的高明,各有各的能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