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眼前的资料都是很“客观”的基础信息,像是出生日期,就学经历,而且优幸的人生轨迹很清晰,只要是基础信息,就很容易被官方全扒出来。 “为什么查他?” “你不好奇他吗?” 雾崎闻言,忍不住去看身边的迫水,全然忘了刚才自己内心对自己的告诫,尽量避免与他做视线接触。 “……我为什么要好奇他,他不过是个普通的人类。” 就算因为泰迦的关系,对优幸多少有些关注,态度最多是“觉得有趣”,但也没有关注到把他的履历都扒出来的地步。 而迫水脸上的表情,居然是一副“我很失望”的模样。 “……?” 雾崎只觉得莫名其妙,他也不憋着,直接问:“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迫水垂下了眼似乎在思考该如何解释。 他沉默了很久,雾崎也不着急,就只是坐在那里。眼前这位大人物的沉默,反倒是挑起了雾崎的兴趣。 过了许久,迫水才开口问道:“你还记得我们的那个研究项目吗?星云粒子系统。” “……记得。” 雾崎不由有些心虚。 没错,迫水说的是“我们的”研究项目。 虽然那个项目在文档中的名字仍然是严谨的“星云粒子系统”,然而最终成品则被通俗地命名为“泰迦火花”并广为人知。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泰迦火花”:整套系统由“星云粒子转化器”和“光匙”两部分组成,星云粒子转化器可以将光之巨人转化为星云粒子,粒子可以存储在“光匙”内部,然后可以通过星云粒子转化器提取光匙内的星云粒子,逆向这个转化过程,将光之巨人重塑出来。 这样的操作也只有光之巨人这种几乎完全由光粒子组成,失去绝大多数物理形态的存在才可以玩。 不然就会遇到一些伦理问题。 在人类的一些科幻影视作品里,就有这样的技术,可以实现把人瞬时传送。这个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第一步,传送装置会在亚原子水平分析需要传送的人或者物体,记录下每个亚原子粒子的确切位置和能量状态;第二步,将要传送的物质转化为能量束,也就是“能量化”,把物质分解为亚原子级别的物质流;第三步,把这股物质流保存在“模式缓冲区”内,运用电脑对传送室和目标位置间的相对速度差进行补偿;第四步,将物质流传输至传送发射极,然后发射到目的地,进行重组。 那么问题来了,被切分后重组,重组的那个人,还是传送前的那个人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原本的那个人在被切分的瞬间就死亡了,而他的身体组织在另一边重组起来,拼合成了另一个人? 然而,对于习惯抛弃物理形态,化为流光在宇宙中行动的光之巨人可以自信地说,我确实还是我,因为“我”原本就是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