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未结果的花,挖墙脚的他(上)-《我的师兄有点悬》


    第(2/3)页

    一个是余横水创立的“横水门”,另一个则是茅忠建立的“茅厂派”。

    他们皆采用全封闭式管理,门内设有三部六院,根据入门者需求,短则数月,长则3—6年,进行专门的培养、发展、甚至是定向推荐。

    他们通过大量反复练习“武考”中的招式、套路,从而让学者形成肌肉记忆,能在场上立即做出预判和出击,从而获得“以练养考”的效果。

    当然,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打法”,或用“气术”激发内在潜能,或用“丹术”短时间内提升战力。

    对普通武者来说,这是他们的一条捷径,也是他们成为武将的一种希望。

    当时,炎国的将士或有半数以上皆是来自于此中门派,但后来爆发的云炎之战,也暴露出了此中武学弱于实战的缺点,为军家所诟病。

    后来,炎国虽灭,但“武考”未绝,“横水门”又在郎国发展壮大,“茅厂派”则在南武生根发芽。

    玲珑听了这一席话,唏嘘不已。

    她心里想道,原来自己的国家却是毁在了这群人的手里,但她却恨不起来,甚至还有些许的愧疚,因为她觉得自己好像也如他们一般,走过相同的路,淋过相同的雨,有着殊途同归之感。

    但,让她大惑不解的是,为何已经暴露出这样的问题,各国为何还不加以取缔而任由其发展呢?

    温纶又向她解释道,正值乱世需要,国家无力维持大规模的军队,往往需要依靠这些民间力量,而这类门派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普通人的战力,因此,像郎国、南武这样的小国皆对其采取拉拢、扶植的态度。

    玲珑不由想到“臭夜壶”理论,看来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在。

    待二人再回来时,只见清玄的面前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他正在那津津有味的看着,时不时的地还发出阵阵的惊叹之声。

    玲珑好奇地瞥了一眼,赫然看到一本《五年筑基三年成神》,一本《考炎宝典》,还有诸多小册子,皆摊放在清玄的面前,她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玲珑又随手翻了一翻,嚯!好家伙,这里面的内容还真是详实啊,一招一式不仅有图文描述,旁边竟还附有注解,甚至许多招式口诀还被编成了贯口,让人忍不住想要翻阅几遍!

    清玄这边得到了这些宝书,自此,日日夜夜的皆痴迷其中,余横水这才抽得出身来,一心扑在四娘身上。

    玲珑见这二人你来我往的,感情急速升温,担心再这样下去,他的温大哥怕是要提前出局了。

    于是,她找到温纶,认真地对他说道:“温大哥,是时候该放出大招了,你再不行动起来,塔就要被人推啦!”

    温纶听了,满头雾水,不解地问道:“什么大招,什么塔的,玲珑,你到底在说些什么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