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后浑身猛地一颤,先是不可思议,然后回味片刻,终于确定皇帝说的那两个字,“母妃”。 这是她千辛万苦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亲生儿子,竟然......竟然到了这种时候,还念着那个将他抢走的女人。 太后咬紧牙关,她此刻好想将皇帝拉起来,问他,为什么要认贼作母! 不甘也好,伤心也罢,反复思量之后,太后还是不得不稳住情绪,说道:“母妃知道你的顾虑,姚庶妃在民间颇有盛名,又提前识破南诏诡计,避免一场宫廷刺杀,倒也配得上这个称号。” 皇帝还是不肯松口,太后伏在他身上哭道: “儿啊,母妃就你一个孩子,你要是出事,母妃......也不想活了。” “你就当救你母妃一命,信一次吧。” 母妃从未在他面前这样哭过,就算先皇殡天,她也能时刻保持仪态,游刃有余处理着宫里的事。 想必,母妃是真的很担心,真的很伤心,才开了这个口。 “好,”皇帝断断续续说道:“将......中书舍人叫来。” 事不宜迟,太后立刻派人将中书舍人传来,下了一道口谕。 许灼华走到宫门口,正好看到身着绯衣的官员走出来。 “陛下醒了吗?”她似是不在意,问起引路的小太监。 “奴才不知,殿中只有太后在,许是太后宣的黄大人。” 太监顿了顿,解释道,“黄大人身为中书舍人,平日便常来太极殿。” 许灼华脚步一顿。 中书舍人负责记录口谕和拟诏,行起草诏令之职,若不是皇帝召见,太后找他做什么呢? 可皇帝昏迷多日,若是真醒了,肯定第一时间将御医传过去,传中书舍人做什么。 望着紧闭的殿门,许灼华始终立在原地。 引路的太监上前一步,躬身道:“太子妃娘娘,请随奴才进去,太后已经等在里面了。” 既然已经进了太极殿的宫门,总不能不进去看看直接就走。 这事儿要是被有心人翻出来,还不知要上纲上线到什么地步。 许灼华应了一声,侧身对如兰说道:“殿下此刻应该在御书房,你去说一声,就说我今日和太后守着陛下,让他不用担心陛下,安心处理政事即可。” 如兰见许灼华朝她眨眨眼,立刻明白了。 当即福身回道:“娘娘放心,奴婢这就去回禀殿下,告诉殿下不必急着过来。” 小太监微微皱眉,想起太后的嘱托,原想拦住如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