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三个条件-《重生香江:纵横四海》


    第(2/3)页

    而且只要他们持股有51%以上,无论未来合资的企业,发展成什么样子,其实都不能算是垄断。

    毕竟是自家的市场,天上掉下个钢镚都是他们的,又何来垄断的说法。

    郑耀阳也笑了,朝着市场出口的方向摆手:“罗主任,您带路吧!”

    随着两人的离去,赛格电子市场也恢复之前的热闹。

    有人好奇问:“罗主任旁边那个年轻人是谁?京城的红色子弟?”

    罗主任是开发办的主任,官职虽然不高,拥有的权力却是鹏城数一数二。

    能让他慎重对待的年轻人,恐怕除了四九城的红色子弟,别人似乎也没有那个资格。

    “都别猜了,那人就是郑耀阳,隔壁香江的首富。”

    有个配件摊位,老板是个年轻人,他低头爱不释手把玩着手上的小灵通。

    售价5599港币,虽然在鹏城不能使用,但并不妨碍他买来拆解分析。

    除了独特的信号接收器,整机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给他点时间,他就有把握进行全方面的仿制。

    “郑耀阳?他来干嘛?”

    “难道是小灵通要进入大陆市场?”

    “bb机的市场要完了?”

    电子产品摊主或许不认识郑耀阳,但身在赛格电子市场,走在国内电子市场的最前沿,几乎没有人没有听过隔壁小灵通的大名。

    假如小灵通正式进入内地市场,那么他们仓库囤积的bb机,极有可能就变得一文不值。

    一台bb机大概售价2000人民币,而小灵通只要5600港币。

    就算加上关税,最高也不会超过四千人民币,正常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小灵通正式进入鹏城市场,捕风捉影的消息越传越真,以至于当天下午,市场的各款式bb机进行降价大清仓。

    如今的财富来之不易,哪怕只有一点点可能,他们也不愿承担风险。

    另外一边,郑耀阳来到厂区跟林德富打了声招呼,然后就跟着罗主任去往滨河大道中段的信息局。

    当前的罗湖区,就是鹏城重点发展区域的重点区域,任何官方的权重部门总部都设立在罗湖区。

    郑耀阳见到局长黄仁贵,以及通讯部门的刘姚伟主任。

    几人一通客气含蓄,黄仁贵还是潮汕人,跟郑耀阳说了几句家乡话,一来二去也建立了初步的友谊。

    罗主任告知,郑耀阳同意他们提出的三个要求,两人不约而同露出笑容。

    既然合作的大框架确定好,接下来就是商谈双方合作的执行方式。

    不出郑耀阳所料,黄局长打算一鼓作气把通讯基站铺满整个鹏城。

    虽然是胶己人,但下手毫不留情。

    毕竟五年无息贷款,他们一分钱都不用出,欠下的债,当然是越多越好。

    计划有变,郑耀阳拿不到项目的主导地位,自然也不肯当这个冤大头。

    直接一口回绝,表示现在没有那么多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以后再说。

    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的鹏城,起码需要20亿港币才能铺满基站。

    这笔钱还让他一个人出,且不说他有没有钱,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

    他只同意在关内铺设通讯基站,面积约340平方公里,投资约4亿港币。

    鹏城信息局借款2.04亿港币,完成51%股份的配资,

    每年需要拿出10%收益偿还,等到第六年再一次结清剩余的款项。

    黄仁贵跟刘姚伟相视一眼,同意郑耀阳的要求,同时说:“造价70万港币的通讯基站是否过于昂贵?郑先生方便共享技术,我们看看能不能进行优化,也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没问题。”郑耀阳答应得很干脆。

    他们的技术已经共享给李哲凯,以及郭孔礼,也不在乎再多一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