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阳明谢恩后就垂手于膝,坐在了朱厚熜面前。 对于眼前这位面如冠玉、神态端肃的少年天子,他早有耳闻。 他甚至通过梁储的信知道,这位天子还记住了他曾经劝降山贼时写的文章,并以此作为了他要安民的信条。 为此。 他早就希冀能见到这位新天子,而能够让自己一生抱负靠这位新天子得以实现。 而天子这次给他的手谕里的话。 让他更加确信,天子对他的学问其实早已熟知,甚至悟性智慧不在自己之下。 这让他不得不承认世界上真的有天才。 他也更加相信,这位新天子定然是一位睿智爱民的圣君明主。 而在亲眼见到天子后,他也没有质疑自己以前的想法。 宦海沉浮多年的他,看人识人的本事早已炉火纯青。 他能感觉到,眼前这位天子那沉静雅正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雄心,以及有着对他似乎早已尽晓于心的自信。 因而。 这让早已自认勘破世间一切疑难、参悟天下玄机,而从未再惊慌失措过的王阳明心里竟有些紧张不安起来。 朱厚熜也在细细打量着王阳明。 通过王阳明容长脸略瘦削的脸,他知道从廷杖到贬谪贵州再到一直剿匪平叛的军事生活,当给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但眼神倒是的确深邃有光芒,非衰朽之人可比。 一想到这里。 朱厚熜先开了口:“世间难免有不测风雨。” “你是个有本事的。” “宁王要掀起的那场大风雨,到底是被你在萌发时给熄灭了。” “但眼下,两淮那边的又要起一场大风雨,将使两淮不少子民惨死于风雨之中。” “可朕刚即位,他们就又要掀起大风雨,灭朕的新政之火。” “你说,朕能忍吗?” 朱厚熜问起王阳明来。 王阳明回道:“陛下不能忍!” “没错!” 朱厚熜站起身来,一边在大殿内走着,脚步从容,一边说道:“朕不能忍!” “所以,朕才召你来!” 朱厚熜指了王阳明一下。 微微笑着。 “臣愿为陛下尽忠,为百姓做事,还天下光明!” 王阳明立即大拜在地,慷慨激昂地回了一句。 “朕相信你。” 朱厚熜说了一句,就让王阳明重新坐下,然后说道: “你是知道的,两淮的百姓很苦,朝廷一直也财政匮乏的很,寅吃卯粮不说,很多事权都被豪绅富商侵蚀了。” “五百万两的军饷砸下去,大多到不了边兵手里,三百万两赈灾银砸下去,大多也到不了灾民手里,基本上都在贪官奸商之间打转。” “照这样下去,就算把朕的金銮殿拆了,只怕军民也分不到一片瓦一块砖。” “天下因而不像个样子!” “一时间,也不知谁是人谁是鬼,谁说的话才算数。” “你说这了得吗?” 朱厚熜问道。 王阳明回道:“回陛下,了不得。” “陛下是圣明的。” “两淮是天下盐业中最为重要的地方,也是南北巨族利益交织的地方,但也是苦难百姓最多的地方,朝廷要打开局面,是得从那里开始,以增国帑,以立国威。” “这块脓疮不挤,山西、陕西,江南,也会跟着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