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桃花岛,是涪水流经江阴镇,产生的一个冲积岛屿。 小岛面积不大,只有将近50公顷,从清朝末年起,岛上的居民就有种植桃树的习惯。 这天时过霜降,天气阴沉,眼看就有秋雨将至。 “公司的具体细节和合同都敲定了。” “吴和平时间也约好了,但你确定要跟他们这么聊吗?” 坐在杨青时对面,刘刚面色凝重。 眼下他们跟江阴镇政府合作很顺利,运营桃花岛项目的公司一路绿灯审批了下来。 但是在商言商,对杨青时接下来的举动,刘邦并不是特别赞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要走的是一条长久,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并非杀鸡取卵的一锤子买卖。” 杨青时皱着眉,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为了今天的事情,他一整晚几乎都没有睡觉,将所有细节里里外外的全部盘点了一遍。 “你的想法是没错,但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经营,只怕收益回报的时间太长!” 刘刚实在不明白杨青时的想法。 逐利是他们商人最基本的准则,如果能短平快的收回成本,绝对不会拉长战线。 “刘叔,相信我!” “我们的周期不会太长,只要把底子打好了,快则一年,迟则两年我们就能迎来爆发!” 有些事情,杨青时根本无法宣之于口。 他很清楚,那场可怕的天灾,将会带来灭世般的破坏,所有的投资,在那一刻都将遭到重创。 作为一个国人,他既做不到袖手旁观,也做不到想要拯救全世界。 只打算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帮助和改变一些注定会发生的事情。 而且大灾之后必有大建。 在各种利好政策下,到时候投资的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桃花岛项目都必须要尽快上马,按照他的思路推进。 “好!反正这次有吴和平作陪,我就陪你赌上这一把。” 良久后,刘刚才最终下定了决心。 经过县里专家的反复考量和论证,推断出桃花岛项目如果成功,必然是百万级甚至更高的工程。 在他们这个年代,西南这块土地上,几乎没有几个商人能够经受得住如此诱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