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怎么可能-《我的梦里有个外星文明》
            
            
            
                
    第(1/3)页
    十天后。
    天奇公司,厂房某处。
    一台数控加工中心正在运行。
    一群人围拢在机器旁,有人冷眼相看,有人窃窃私语。
    “国内什么时候又有软件厂商搞数控系统了?这玩意早被那几家瓜分了市场,还有什么搞头?”
    “我们的产品用发科系统不是挺好吗?贸然换系统,万一客户不买账怎么办?”
    “嘘,别乱说,我们的产品用的是自己研发的华鼎系统!”
    “是的,是的,我是说他们这个系统可能就是发科系统的汉化而已,你没见小王编程熟练的很,这个新系统他可是第一次用。”
    “少说两句,没见龚总工脸色铁青?他肯定担心砸了天奇的牌子。”
    ……
    这些话,杜邱都听在耳里,也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制造业,国人早已形成了定势,数控系统中低端用国产,中高端用进口。
    几大厂商早已经各自占据了自己的领地,多年来任何新势力都没能成功打破这个局面。
    直到两年多前,中部数据研发出高端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并得到了国家支持,才在一些军工企业中率先给数控机床换脑。
    但是在民用领域,中部数据依然难以撼动进口控制系统的地位。
    那位龚总工此时脸色很不好看,一方面是担心换用新系统后天奇的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则是在外人面前,揭掉了天奇公司无人生产线产品中的中高端数控设备使用自主系统的面具。
    事实上,天奇公司正是简单汉化包装发科系统为自己的名字,这一点正是这位龚总工的主意。
    为此,天奇公司需要每年付给东瀛发科公司一笔不菲的额外费用。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不是欺骗吗?
    龚总工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现如今制造业是全球分工时代,天奇公司的做法,实际相当于让发科公司为自己OEM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