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敲诈-《汉末张家记》


    第(1/3)页

    上回说到刘宏留下了去冀州给剿黄军将领们颁旨的传旨宦官,想要教疏那宦官向卢植收钱,但那宦官就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让刘宏想起了九常侍的好。

    刘宏定定神,按下了心中的浮躁,眼下九常侍的问题不紧急,自己建军的事情才是第一要务,要是自己拥有足够的能量,还怕掌控不了九常侍那些软骨头?

    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刘宏选择忍。他继续耐心地向那传旨宦官补充到:“朝廷不是没有这样做过嘛,所以这笔钱就不用上交国库了。你让卢尚书把钱交给你。你回来以后,就直接把钱交给朕。明白了没有?”

    还有这样的操作?宦官算是弄明白了,刘宏说得这么明显,要是他还不明白,估计自己装估计刘宏是缺钱,想要敲卢植一笔。

    宦官在心里为卢植哀叹着:可怜的卢尚书,竟然会被圣上给敲竹杠。不过同情归同情,我这边的好处费也还是要跟卢尚书要的。

    给官员们版发升迁的圣旨收取好处费是官场上的潜规则,所以这批外出颁旨的宦官们,个个红光满面,就像是他们要升迁似的,除了要去河东给董卓那个倒霉鬼颁旨的家伙除外。

    因为颁给董卓的圣旨是革职,别说对方会给好处费,能有好脸色给自己就算是好的了。所以这位宦官在听了刘宏的训话后,心情更加沉重,脚步也愈发沉重。

    就在他恍恍惚惚地离开刘宏的书房时,碰巧听到刘宏对去往冀州颁旨的同僚的嘱咐,他也立刻捕捉到了刘宏缺钱的信息。

    这条信息对他来说是相当重要,而对董卓那个倒霉鬼来说,更加重要,这无疑是董卓的救命的稻草,绝对能让董卓付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好价钱。

    想到高兴的地方,这位被派去河东的宦官脚步突然就变得轻快,怀揣着圣旨,轻飘飘地飘出了皇宫,去追逐他的梦想。

    保皇党历数的理由中,最要命的还是第二条,冀州是皇甫嵩光复的。虽然是人都知道冀州是黄巾贼不知道发的什么愣,自己让出来,才让皇甫嵩白捡的便宜,但不管白捡还是怎样,冀州确实是皇甫嵩光复的,这么大的功劳,光是封个冀州牧都嫌小了。

    最终,皇甫嵩获封冀州牧,以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