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俄战争中东亚联军作战序列变更一览-《铁血帝国》


    第(2/3)页

    第六骑兵旅、

    暂编第十炮兵群(团级规模)。

    3、朝鲜集团军:司令官金永宁大将,参谋长卢胜保中将;

    下辖:

    (1)第一军:

    辖

    禁卫师、

    第二步兵师、

    预备第七步兵师

    第一骑兵旅、

    第一混成炮兵旅;

    (2)第二军:

    辖

    第一步兵师、

    预备第六步兵师、

    预备第八步兵师、

    第二混成炮兵旅;

    方面军合计六十三万七千人。

    三、蒙古方面军:司令官向蓝少将,参谋长海啸天少将

    至三月二十八日,方面军战斗序列如下:

    第一骑兵军(外蒙东北):下辖第一、二、四、六蒙古骑兵旅,独立第三骑炮兵群。按编制共二万八千五百人。

    第二骑兵军(外蒙北部):下辖第三、五、七蒙古骑兵旅,独立第二骑炮兵群,按编制共二万二千人。

    库仑警戒区守备队:独立第九十三、九十六步兵旅。按编制共一万八千人。

    乌里雅苏台警戒区守备队:外蒙第二、第三边防团,若干民团支队,共一万余人。

    科布多警戒区守备队:外蒙第一边防团,若干民团支队,共七千余人。

    四、西北方面军:司令官张遥前上将、参谋长严沧龙少将;

    至三月二十八日,方面军的作战序列如下:

    1、第一军团(伊犁方面):

    第八步兵师、

    第七骑兵旅、

    预备独立第一一零步兵旅、

    预备独立第一一二步兵旅、

    暂编第二十炮兵群。

    共六万一千人

    2、第二军团(喀什方面)

    预备第一*师、

    预备第十*骑步兵旅、

    预备第四*旅、

    独立第九十一步兵旅、

    暂编第二十一炮兵群。

    共五万九千六百人。

    3、预备军团(驻扎迪化)

    预备第三十二步兵师、

    预备第九骑兵旅、

    暂编第二十二炮兵群。

    共四万二千七百人。

    4、其他:

    迪化警戒区守备队: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共九千人。

    阿勒泰警戒区守备队:独立第一守备群。共四千八百人。

    塔城警戒区守备队:独立第二守备群。共五千六百人。

    北疆特务队(驻扎奎屯):独立第九十九步兵旅。共九千人。

    南疆特务队(驻扎阿克苏):第八骑兵旅。共六千五百人。

    -------------

    五、大本营直辖:

    1、第六军(原第1预备军):

    预备二十一步兵师、

    预备二十三步兵师、

    预备第三十五步兵师(1904年5月25日起转隶东部方面军)、

    暂编第十一炮兵群。

    2、第七军(原第2预备军):——1904年5月后该军解散,所属各部除第19师外分别撤回内地驻防。

    预备第十九步兵师(2月起转为伯力军管区驻屯部队)、

    预备第二十八步兵师

    预备第二十九步兵师

    暂编第十二炮兵群

    B、海军方面:

    一、联合舰队:

    1、主力队:联合舰队司令官林泰曾中将亲领,参谋长萨镇冰少将。

    下辖

    战列舰5艘,装甲巡洋舰9艘,轻巡洋舰18艘,驱逐舰36艘。

    作战区域:日本海,主要执行封锁海参崴军港之任务。

    2、第一支援支队:司令官林履中少将,参谋长金风林少将(朝)。

    下辖

    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12艘,鱼雷艇73艘及鱼雷艇母舰4艘。

    作战区域:日本海和黄海之间,主要任务是支援主力队、警戒黄海海域和对马海峡。

    3、第二支援支队司令官严复少将,参谋长东乡平八郎少将(日)。

    下辖

    老式装甲舰4艘,装甲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0艘,驱逐舰24艘,鱼雷艇33艘及鱼雷艇母舰3艘。

    作战区域:在日本海到日本列岛以北、以东一带,主要任务是支援主力支队,警戒日本列岛和宗谷、津轻各海峡以及对各种登陆作战实施支援。

    二、原第二机动舰队改编为本土防卫舰队,司令官刘冠雄少将,参谋长程壁光少将。

    下辖

    装甲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8艘,鱼雷艇24艘及鱼雷艇母舰2艘。作战区域在东海和南海,主要任务是警戒东海和南海海域。

    C、陆军航空浮空部队方面:

    统编为三个集群。

    一、大本营直辖航空浮空集群:

    第一浮空集团

    第五航空侦察轰炸大队

    3个独立中队(第98航空侦察校射中队,第100特别航空中队,第21浮空侦察校射中队),

    若干支援部队,

    按编制应有46架飞机和40艘飞艇。

    集群司令官为梁万天准将,参谋长为方永杨上校。

    第1浮空集团含第1、2、3攻击大队。第1攻击大队配备12艘“强云”大型攻击飞艇,第2、3攻击大队各配备12艘“紫云”中型攻击飞艇。

    第5航空侦察轰炸大队配备10架“沧风”单座侦察机和20架“晴风”轻型轰炸机。

    第98航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4架“火风”双座侦察机和4架“晴风J”校射机。

    第100特别航空中队配备5架“大风GL”双座联络机和5架“晴风L”三座联络机。

    第21浮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2艘“平云”侦察飞艇和2艘“平云J”校射飞艇。

    二、西部航空浮空集群

    第一航空集团,

    第二浮空集团,

    第二航空侦察大队,

    第三航空侦察大队,

    第10浮空侦察校射大队,

    5个独立航空浮空侦察校射中队,

    以及若干支援部队,

    按编制应有158架飞机和36艘飞艇。

    拟指派原东北方面军航空浮空集群主任参谋兼代理司令官郭志飞少将任司令官,游缓上校任参谋长。

    第1航空集团含第1航空侦察大队,第2航空轰炸大队和第88、89航空侦察中队。第1航空侦察大队编制30架“沧风”单座侦察机,第2航空轰炸大队配备30架“晴风”轻型轰炸机,第88航空侦察中队配备10架“火风”双座侦察机,第89航空侦察中队配备10架“大风”侦察联络机。待命基地在吉林。

    第2浮空集团含第4攻击大队和第1、2侦察校射大队。第4攻击大队配备8艘“青云”轻型攻击飞艇,待命基地在吉林。第1侦察校射大队配备“升云”侦察飞艇和“升云J”炮兵校射飞艇各4艘,待命基地在满洲里。第2侦察校射大队配备“平云”侦察飞艇和“平云J”炮兵校射飞艇各4艘,待命基地在牡丹江。

    第2侦察轰炸大队配备10架“沧风”单座侦察机,10架“火风”双座侦察机和10架“晴风”轻型轰炸机。待命基地在瑷珲。

    第3航空侦察大队配备10架“旋风”单座侦察机和10架“火风”双座侦察机。

    第10浮空侦察校射大队编制“升云”侦察飞艇和“升云J”炮兵校射飞艇各4艘。待命基地在嫩江。

    第86航空侦察中队配备10架“大风”侦察联络机。待命基地在嫩江。

    独立第92航空校射中队配备10架“晴风J”炮兵校射机。待命基地在瑷珲。

    独立第91航空校射中队配备10架“晴风J”炮兵校射机。待命基地在牡丹江。

    第25浮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升云”侦察飞艇和“升云J”校射机各2艘。

    独立第93航空校射中队配备“火风J”和“晴风J”炮兵校射机各4架。

    三、东部航空浮空集群:

    第四航空侦察大队

    5个独立侦察校射中队(第11浮空侦察校射大队,第23浮空侦察校射中队,第87航空侦察中队,第96航空侦察校射中队,第97航空侦察校射中队,),

    若干支援部队,

    按编制应有56架飞机和12艘飞艇。

    拟指派原第一航空集团司令官王升平准将任司令官,马恒明上校任参谋长。

    第4航空侦察大队配备10架“旋风”单座侦察机,10架“沧风”单座侦察机和10架“火风”双座侦察机。

    第87航空侦察中队配备10架“旋风”单座侦察机,待命基地在富锦。

    第96航空校射中队配备4架“沧风”单座侦察机和4架“火风J”炮兵校射机。待命基地在饶河。

    第23浮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2艘“飞云”侦察飞艇和2艘“升云J”校射飞艇。待命基地在富锦。

    第11浮空侦察校射大队配备2艘“飞云”侦察飞艇,2艘“升云”侦察飞艇,2艘“升云J”炮兵校射飞艇和2艘“平云J”校射飞艇。待命基地在珲春。

    第97航空侦察校射中队配备4架“大风”侦察联络机和4架“晴风J”炮兵校射机。待命基地在珲春。

    ——————————————————

    第三部分:1904年6月25日大本营发布第四次作战序列变更,主要内容为编成肖烈日第三集团军和西北方面军第三军团。

    截止1904年9月1日停战时联军陆军作战序列:

    A、前线部队

    一、东部方面军:司令官刘百良上将,参谋长王直上将。

    下辖:

    1、第3军:司令官郑虹少将

    辖

    第11步兵师(31、32、33旅)

    第13步兵师(师长彭同丰少将,辖37、38、39旅)

    预备第34步兵师(预备100、101、102旅)

    预备第35步兵师(5月25日起自西线第6军调入,辖预备104、230、231旅)

    第5骑兵旅

    独立第4炮兵旅

    ——共十四万二千人

    2、日本第1集团军:司令官黑木为桢大将,参谋长清田从江中将。

    下辖:

    (1)第1军:司令官野津道贯中将

    辖

    第1步兵师团(1、2、3旅团)

    第2步兵师团(1904年6月1日起自国内调入,辖4、5、6旅团)

    预备第10步兵师团(预备28、29、30旅团)

    独立第2炮兵旅团

    ——共十万三千人

    (2)第2军:司令官奥保巩中将

    辖

    近卫师团

    预备第11步兵师团(预备31、32、33旅团)

    预备第12步兵师团(预备34、35、36旅团)

    第1混成骑兵旅团

    独立第3炮兵旅团

    ——共十万六千人。

    后方警戒队:预备第19师(55、56、57旅)

    ——共三万二千人。

    方面军截止9月1日共有三十万五千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