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帝国两栖登陆舰艇、装备手册-《铁血帝国》


    第(3/3)页

    六、轻型步兵登陆艇

    QBDT-1型,QBDT1-QBDT800号,共建造800艘,战前服役402艘。

    满载15吨,1台北洋重工HK-H2汽油主机,220马力,航速8节,乘员2人,可装载4吨货物或36名武装士兵。

    七、通用两栖登陆车(TDC)

    1913-1914年制造了少量无防护的TDC-1型用于试验,载员仅18名,陆上最大时速仅20公里/小时,水上最大时速仅7公里。

    TDC-2两栖装甲运兵车:1914年开始大批量制造TDC-2型及其衍生型,其战斗全重为18点5吨,车长9点4米,车宽3点6米,车高2点7米,车底距地高480毫米。乘员3名,载员30名,此外,也可以运送4吨的作战物资。

    装1台北洋重工220马力HK-9D型航空引擎,陆上最大时速22公里,水上时速6-7公里(履带划水航行)。

    车体关键部位配备7-10毫米装甲钢板。

    武备为1-2挺机枪。

    衍生型号:

    TDC-37型两栖战车:配备由四型飞狼轻战车改进的主炮塔,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铆接结构,车体关键部位的装甲厚度为7-10毫米,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为10-15毫米,炮塔侧面及后部为7-10毫米。炮塔内配备1门37毫米海军速射炮改装的轻战车炮,榴弹最大射程2100米,榴弹重1公斤,人工装填,使用肩抵式火炮俯仰装置,车内备弹360发。炮塔配7点92毫米同轴机枪及车顶机枪各1挺。车体后部安装活动机枪2挺(带防盾)。乘员7名。

    TDC-75型两栖战车:配备一座全新设计的专用炮塔(顶部敞开),车体关键部位装甲7-1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10-15毫米,侧面与后部为7-10毫米。炮塔配备一门75毫米步兵炮,最大射程3000米,弹重4公斤,车内备弹120发。同轴机枪和车顶机枪各1挺。乘员5名。

    TDC-LP90型90毫米两栖自行榴弹炮:炮身敞开架设在TDC-2登陆车后部,方向射界左15度,右35度。最大射程6900米,弹重12公斤,车上自备弹40发。车体左侧设自卫机枪1挺。乘员6名。

    TDC-PP160型160毫米两栖自行迫击炮:炮身敞开架设在TDC-2登陆车后部,方向射界左右各35度。160毫米迫击炮弹重26公斤,最大射程3600米。车上自备弹24发。乘员6名。

      

    �弹重26公斤,最大射程3600米。车上自备弹24发。乘员6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