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希望的泡沫-《铁血帝国》


    第(2/3)页

    双方战列舰纵队开始交战后不到五分钟,中国装甲巡洋舰纵队忽然出现在己方战列舰纵队后方,包括“苏州”、“杭州”、“吹云”、“彩云”、“白云”、“香云”共六艘,这六舰各配备4门305毫米主炮,这样一来双方的大口径主炮之比就变为46比16,且华军主炮的战斗射速是俄方的两倍。

    林泰曾中将对以上数字非常明了,他惊叹于俄国人旺盛的战斗意志,同时也为己方能够有机会在港外歼灭敌舰队主力而暗暗高兴。

    对中华帝国海军的高级将领们来说,俄罗斯帝国海军的一切都不是秘密,各种各样很难通过人力弄得到的情报却神奇地出现在总参情报处和海军司令部情报处的机密文件室中,详细到每一艘俄国主力舰的设计平面图,琐碎到俄国水兵的伙食和俚语,简直让人以为“俄国海军的每一个机构都有一扇门直通中国总参的情报处”。

    马卡洛夫是一名智将,同时更是一名猛将,他内心里充满了好战元素,他不怕牺牲,渴求荣誉,他的所有智慧仅仅是他热情的附属物,他决不会容忍如同笼中鸟般被困死在港内的未来。华军对海参崴不间断的空袭使马卡洛夫失去了耐心,太平洋分舰队的每一艘大型军舰都伤痕累累,港口设施被华军的炸弹重创,对军舰的维修根本无法正常展开,这样消耗下去,舰队迟早会毁灭——毁灭在敌人的飞行器而非舰队手中。

    但是当天晚上他的冲动实在是莫名其妙,只为了救援一艘陷入重围的巡洋舰,就把残余的可用兵力全部拉出来与优势敌人决斗,让人不禁怀疑起当时马卡洛夫的精神状态来,毕竟之前从没有哪个海军将领必须每天眼睁睁看着天上的敌人几乎不受威胁地肆意轰炸自己的舰队而自己却毫无办法。

    “传令,02、03、04集中攻击敌01,04、05、06集中攻击敌02……”

    林泰曾正在“瑞吉”号的指挥台上高声发令时,一发152毫米炮弹在指挥台下爆炸,强烈的震动把指挥台上的所有人都震倒了。

    林泰曾抓着栏杆站起来,继续发令,副官叶飞恳求他离开指挥台,他却毫不理会。开战后的五分钟内,已经有四名官兵被从“瑞吉”号指挥台的战位上给抬了下去,他们的鲜血和脑浆还遗留在栏杆和地板上,在敌人探照灯光的映射下清晰可见。

    萨镇冰也来恳求林泰曾撤离,到有装甲防护的主炮指挥所内暂避敌人的密集炮火,林泰曾却随口应道:“我浏览中外史书,从没听说躲进船舱里就能打赢海战的事情,我的战位在这里,谁要赶我走,我就先赶他走!”

    ※※※

    萨镇冰无言以对,也只好陪着司令长官一起冒着弹雨肃立在指挥台上,幸运的是,自始至终,俄国炮弹却无一发正中指挥台上,鏖战一场后,司令长官与参谋长均安然无恙。

    俄国方面却没那么幸运,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被三艘中国战列舰集火射击,两座主炮先后失去作用,接着烟囱被摧毁,灰黑的煤烟笼罩了半个舰身,大火在上层建筑前部跳跃升腾,向指挥台席卷而去。

    一枚弹片穿过马卡洛夫的肩头,疼痛使他猛然清醒过来。

    “传令!装甲舰纵队右转脱离!驱逐舰纵队左转冲向敌舰,掩护主力撤退!”

    信号旗挂上了桅杆,信号灯闪烁着发出了灯语,无线电也发出了电报,在全舰队开始按命令动作之前,“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至少又挨了八九发大口径炮弹。

    俄国驱逐舰发狂似地开足马力,从己方装甲舰的纵列间穿过,直奔中国的主力舰群,在一两千码距离上放出十数枚鱼雷,迫使中国战舰纷纷转向规避,俄国战舰便趁机全速向港口逃窜。

    华军的驱逐舰当然也没有闲着,第五战队的六艘月字号驱逐舰穿过己方战列舰纵列,迎着俄国驱逐舰冲杀过去,以鱼雷和火炮猛击敌舰,其中“凝月”号发射的鱼雷击沉了俄国驱逐舰“自豪”号,“清月”和“翎月”则以准确的主炮射击先后打沉了俄舰“积极”号和“有力”号。残余3艘俄国驱逐舰开足马力,向己方主力舰脱逃的方向追去,然而中国驱逐舰却在后死死咬住不放,华军战舰和装巡纵队则依照俄国战舰上的火光紧追过去。

    “快,快组织人员灭火!火光会把敌人引过来!”

    马卡洛夫咆哮着,暴躁着,软弱着,无力着。

    他低下头,双手掐住脑袋,鬼魂般地呓语着:“我在干什么?我都干了些什么?上帝啊,我们真没有希望了吗?希望在哪里?希望是泡沫吗?上帝啊,请告诉我,我是疯的还是死的,如果我疯,请让我死,如果我死,请让我见到您,请给我指示,请让我有力量……”

    维特盖夫特轻蔑地望着脆弱的马卡洛夫,虽然他也觉得自己是脆弱无力的,但他还是不能容忍自己的上司也变得如此窝囊。

    “我们祈祷过,但我们自己并不真实,我们只是一群废物,我们束手无策,谁都束手无策,谁都不能改变,上帝已经让我们疯狂,剩下的只是灭亡,一起死吧,或者投降,都没有分别,失去肉体或只失去灵魂,都没有什么分别。上帝啊,你不宽恕任何人……”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上的大火终于被扑灭了,但这艘军舰也已接近残废,主炮和左舷大部分的副炮都已损坏并且无法修复,上层建筑被炸得一塌糊涂,舷侧装甲带上布满巨大的弹洞,有几发炮弹穿透副炮弹药舱,然后从舰体另一侧穿出——中国战列舰主炮过强的穿透力反倒使俄国战舰得以在近距离战斗中存活下来。

    除了旗舰外,参战的其他三艘战舰也损伤严重,“塞瓦斯托波尔”号同样被三艘中国主力舰轰击,前主炮毁坏,左舷副炮全灭,全部的桅杆、烟囱和备用指挥台都被摧毁,舰面一片狼籍,残肉碎尸与扭曲的钢铁纠缠在一起,美丽得令人作呕。“曙光”号和“胜利”号上的情况亦无太大差别,根据战后俄方资料,此次战斗中各主力舰的伤亡比例均在二成以上。

    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上的大火被扑灭后,中国军舰仍能依稀辨认出俄国军舰的身影,但“瑞吉”号上的林泰曾见状却松了口气,随即下令停止追击,并召回己方的驱逐舰战队。

    副官叶飞不解道:“司令官阁下,为何就此停止追击?我们不是还看得见敌人吗?就此一举摧毁敌舰队,为‘瑞祥’报仇雪恨吧。”

    林泰曾却悠然应道:“前方情况不明,我可不想一夜之间更换两次旗舰。”

    萨镇冰也接道:“这样就不错了,对方也吃了大亏,以后应该不会轻易出来了吧。”

    林泰曾低低叹了口气:“熬夜真的对身体不好哪,去看看厨房里能拿出点什么夜宵吧。”

    萨镇冰和叶飞对此均表示百分之二百的赞同。

    10月1日至2日的彼得大帝湾海战就此告终,俄国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万吨级装甲巡洋舰“留利克”号战沉,装甲战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重创,另外还损失了六艘驱逐舰,官兵阵亡和失踪一千一百九十五名,伤五百三十二名。

    中国方面损失了驱逐舰“飞雪”和“落雪”,装甲战列舰“瑞祥”被水雷重创,至少需入坞修理三个月。合计官兵阵亡和失踪三百一十七名,伤二百零八名。

    现在,俄太平洋舰队所有七艘装甲战列舰全都伤痕累累,其中4艘至少三个月内无法出海,而中国海军尚有五艘完好无损的战列舰和同样数量的装甲巡洋舰,最新一艘瑞字号战列舰正在试航,年底即可加入战斗序列,也就是说,即使俄国人有机会在三个月后修好全部的战列舰,他们仍然毫无胜算。

    俄国人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从本国欧洲部分调来的第二太平洋舰队,预计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规模将与第一太平洋舰队不相上下,如此一来,就足以对中国海军达成数量上的优势,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人是否会给俄国人机会,让那两支舰队顺利地会合。白痴都不会选择“是”。

    另一方面,10月2日清晨,脱离战场4小时后,“瑞祥”号的第二水兵舱内,一群水兵正兴奋地与狐朋狗友们商量着,有关,东京的事情。

    一个大胡子上士问一名老中士:“你去过日本桥吗?”

    老中士吐着舌头:“废话,去东京的话怎么可以不到日本桥。”

    日本桥自江户时代开始就是繁华的红灯区,妓院林立,美女如云,对于长年漂泊海外的水兵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旁边一个中年水兵插嘴道:“那里可比长崎要热闹多了,不单是女人的数量,质量也要高上好几个级别。”

    另一个水兵接道:“而且东京没有人会拿刀砍我们。”

    老中士弹一下烟灰,不以为然道:“废话,现在有几个小倭奴敢对付咱们?”

    大胡子上士道:“光绪年代长崎的事情可不能忘啊。”

    中年水兵道:“忘了又怎样?他们不是让我们打得服服帖帖了吗?”

    大胡子上士摇摇头:“谁知道呢……”

    水兵们所说“光绪年代的事情”乃是发生在光绪十二年,即西元1886年的中日长崎事件。

    这起事件的最初因由乃是时任朝鲜通商大臣的袁世凯于当年七月发给北洋大臣李鸿章的一份报告。报告中提醒朝廷,朝鲜有人谋划联俄防英,俄国也在觊觎朝鲜东岸元山口外的永兴湾,也就是说,时为中国属国的朝鲜有被俄国干涉的危险。

    李鸿章立即命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和北洋水师的德国教习琅威理率领“镇远“、“定远”、“济远”、“威远”、“超勇”、“扬威”六艘军舰,前往朝鲜东海岸釜山元山一带巡游,以威慑俄国,随后还要前往海参崴,接送参加中俄勘界谈判的中方代表吴大澄。

    7月21日,丁汝昌和琅威理率舰队抵达元山。8月6日,舰队将吴大澄送到海参崴,留下“超勇”、“扬威”二舰待命,其余四舰则前往日本长崎大修,本国海军的战舰不在本国基地修理,却偏偏要跑到相距不远的日本来修理,显然意味深远。

    长崎人对欧美的军舰早已司空见惯,但来自中国的铁甲巨舰却是首次目睹。码头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望着龙旗高扬,威风凛凛的巨舰,市民中交杂着惊叹、羡慕、妒忌、愤懑等复杂的情绪。这些情绪,伴随着日本朝野长期宣传的军国主义思想,最终将酿成一场骚乱事件。

    8月13日,中国水兵上岸休假,游逛啊,喝酒啊,嫖妓啊,基本上只是在做着当时任何一国水兵在海外休假时肯定会做的事情。

    按照英文的《长崎快报》报道,一群喝醉的中国水兵前往长崎一家妓院寻乐,与妓院方面发生纠纷——大约是掀了桌子砸了杯子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于是妓院老板前往警察局报告。一个日本警察赶到,已顺利将纠纷平静,但醉酒的中国水兵并不肯罢休,不久乃有六人前往派出所理论,非常激动,大吵大闹,引起冲突,随即刺伤了一名日本警察,而肇事的水兵也被拘捕,其他水兵皆逃逸。就当日的事件本身而言,并不算什么大事,但由于日本方面偏激的民族情绪作祟,事态很快被扩大了。

    15日,北洋舰队方面放假,数百水兵涌上长崎接头观光,鉴于之前的冲突,丁汝昌命令水兵不得携带武器上街,以免生事。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