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乌兰乌德大会战(三)-《铁血帝国》


    第(1/3)页

    伊尔库茨克,俄军东西伯利亚方面军司令部。

    “太快了,这样的突进速度靠人力和马力是不可能办到的……”

    面对墙上画得花花绿绿的地图,远东方面军司令官巴列耶夫上将腆着肥硕的肚皮感叹道。

    “敌人靠的是坦克和汽车部队,坦克能轻易突破我们的野战防线,而汽车能把步兵和补给迅速运到前线——坦克和汽车并不稀奇,重要的是数量和组织形式。”身形瘦长、与司令官形成鲜明对照的参谋长托卡列夫少将在旁回应道。

    门开了,一名副官进来报告:“纳卡西泽将军求见。”

    巴列耶夫摆摆手:“请他进来。”

    稍顷,一名脸庞宽阔、蓄着羊角胡的骑兵中将大踏步地走了进来。

    巴列耶夫热情地迎了上去:“欢迎您,亲爱的米哈伊尔*伊里奇*纳卡西泽,您一路上还好吗?”

    纳卡西泽急忙摘下他的哥萨克皮帽,伸手与巴列耶夫紧握在一起。

    “托上帝跟您的保佑,我和我的装甲部队一路平安,部队还在车上,只要您一下命令,我马上带他们去前线,把黄猴子的玩具碾成碎片!”

    巴列耶夫抚着肚皮点头道:“太好了,有您这位装甲兵之父在,敌人的装甲部队再也不能横冲直撞了——请到这边来,看这里。”

    这位被巴列耶夫称为“装甲兵之父”的纳卡西泽将军,亚俄战争时乃西伯利亚哥萨克骑兵部队的一名高参,与巴列耶夫共事过一段时间。在那场旷日持久的惨烈大战中,令拿破仑赞叹、令俄罗斯人骄傲的哥萨克骑兵在敌方机关枪和速射炮的强大火力面前败得一塌糊涂,变成“一堆完全过时的废物”。严酷的事实,迫使俄军中的有识之士痛感“必须研制一种兼有机动性和火力的装甲汽车”,其中倡导最积极的,正是纳卡西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