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连长点一下头,指着不远处一挺没了人的轻机枪:“老汉阳的机枪,会用不?” “在军校的时候摸过,很久没使了。” “归你了,你边上那个就做副手吧。” 张辛雨再一挺胸:“是--- 张鱼却不满地别过脸去,小声嘀咕道:“怎么是二等兵做列兵的副手……” 文连长耳尖,听得清楚,怒哼一声,往他脑袋上楸了一把:“个小家伙,毛子兵都杀到眼皮底下了,哪来这么多有的没的?机灵点。别让人家削了天灵盖。” 连长说完就拍着袖子照看别处去了,张辛雨听得前面烟雾中“乌拉”声越逼越近,赶忙接了那挺木肩托上还染着血渍的机枪,又招呼张鱼过来给空弹鼓压弹。 亚俄战争时就已经编列入役的汉阳九九式轻机枪,配有50发金属弹鼓。其可靠耐用已由实战证明,缺点是重量偏大,携行不便,在少数精锐部队中已经被配用20发弹匣和100发弹链箱的金陵十年式轻机枪取代----显然第15步兵师尚不在此列。 张辛雨屏息静气,集中精神在战壕前随风回旋飘飞地烟云中搜索辨别着,耳边开始不时响起子弹的嗖嗖声,步枪射击的闪光若隐若现----终于,那些熟悉而陌生的身影,在两三百公尺距离上冲出烟带,清晰地展现在严阵以待的2连官兵枪口前。 “打!” 文连长一声令下。左右枪声响成一片,张辛雨也凭着多年前地记忆,左手压住肩托。肩部稍稍用力把两脚架压紧,右手小指到中指勾住握把,找准了当面敌军最密集处,闭了左眼,右眼聚了光顺着准星照门透过去,调好呼吸,待着时机到了,右手食指一扣。猝地打个三五发的短点射,再睁眼判断效果:效果不好,没射住。还不能分心,瞅准机会再射;效果够了,射倒压制住了,就可以另找目标了。 张辛雨左手边,是他们1排班班长亲领的一个4人战斗小组。一色上了刺刀的九七步枪。正一个劲地拉栓、瞄准、射击,连射完5发之后便从腰间的牛皮子弹盒里掏出一个夹满七点九二毫米尖头步机子弹的桥夹。把桥夹搁在敞开的弹仓口上,对准了位置,左手撑着桥夹,右手大拇指自上而下用力一按,5发子弹一口气进了弹仓,枪栓一拉,继续射击----这正是之前的战斗中张辛雨一直在重复的动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