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最终秩序?(十一)-《铁血帝国》


    第(2/3)页

    文莱苏丹国编.练完成文莱王家禁卫团和两个独立步兵团。

    根据当年八月最高统帅联席会议上的决议,年底之前将把越南第1、第2师,菲律宾第1师和文莱第1团编入亚太解放军第1军,由一名中国将官指挥,投入印度洋或外南洋战场。

    对各自治政府——南星、兰芳、沙巴和亚齐——则给予相当于朝鲜的藩属国待遇,即在其政府部门中派驻一定数量掌握实权的军政顾问,依凭帝国的藩属法来协调驻军和经济特权问题。

    各自治政府无权组建正规军,但可以视情编练武装警察性质的保安部队,在华人主导的南星和兰芳,预定编练的保安部队规模十分可观,装备也相当精良,而土著主导的沙巴和亚齐只得到了少量陈旧过时的缴获武器去装备他们有限的几个保安连队。

    对各军管区——苏门答腊、爪哇、苏拉威西-马鲁古和努沙登加拉——则予以直接的军事占领,以各区的军管委员会作为统治机关,以帝国本土派出的军政官僚和当地选拔的华人精英共同实施统治,同时作为“逐步推进自治化”的举措,在各区设置了咨询会性质的“自治参政会”,将当地土著和土生白人中的上层分子吸收进来,加以安抚。

    军管区的治安主要由帝国陆军中的宪兵部队负责,作为必要的辅助,组建了一支以当地华人为主、吸收了部分原殖民政府土著警察的“志愿联防队”。

    经济上,无论政治地位如何,南洋军政总区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命脉基本掌握在帝国的各大财团与国有巨型垄断企业手中。

    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的油田完全由国有的帝国石油集团独占,马来亚的锡矿由国有沈阳重工集团独占,越南的铝土矿由国有北洋重工集团独占,菲律宾的铜矿、金矿和镍矿由国有汉冶萍集团与张氏财团(帝国十大财团之首,现由张謇子爵之长子张孝若主持)的新顺矿业公司合作开发……

    祝氏财团(帝国十大财团第三位,总裁祝大椿)的源昌米行垄断了越南的稻米出口,黄氏财团(帝国十大财团第二位,现由前帝国众议院议长黄林宏子爵之长子黄鸿主持)的南海橡胶公司通过强行入股控制了马来亚的各大橡胶园,同属黄氏财团的粤海轮船公司还取得了南洋军政总区范围内的商业海运独占权,荣氏财团(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共主)的荣华百货公司掌握了原荷属东印度的香料贸易,卢氏财团(总裁为号称“金融巨子”的卢住元男爵)的南华银行由于竞得南洋军政委员会财政部的部库汇兑专营权,实际上掌控了军政总区内各个国家与地区的金融大权……

    军政总区范围内的烟草供应由简氏财团(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共主)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独占,纺织品供应则由薛氏财团(总裁为著名外交家薛福成男爵之子薛南凕)包办,面粉和副食品供应统由孙氏财团(总裁为前朝大员孙家鼐男爵之子孙多森)控制……

    毋庸置疑,南洋,是帝国的南洋,或者说,是帝国垄断资本的伊甸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