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最终秩序?(十二)-《铁血帝国》
第(2/3)页
张一叶苦笑摇.头,目光转向了港内那几条新到的运输船。
终于来了……显然大家并没有抛弃自己,那注定屈辱而无所作为的命运,或许将从这几条船开始,彻底扭转洗刷。
自帝国参战以来,负责外南洋方面作战的东南方面军就悲剧不断,先是纸面上编制的兵力和装备长期不能到位,好不容易有次机会可以直攻莫尔兹比港,却被突然出现、实力占优的英国增援舰队截了回去,到了I作战发起前后,东南方面军更成了爷不疼娘不爱的可怜娃,要兵没兵,要船没船,飞机战车之类的技术兵器更成了难得一见的奢侈品。
张一叶走马上任不到一个月,英澳联军便趁着东亚联合舰队全力以赴投入I作战的时机,一举登陆新几内亚要地莱城。
一旦英澳军控制莱城周边,加上先期抢占的布干维尔岛,势必更加牢固地控扼住由俾斯麦海进入所罗门海的通道,这将严重影响计划中的MO(莫尔兹比港攻略)作战和SF(所罗门群岛和斐济群岛攻略)作战。
然而,东南方面战区既有的兵力兵器既不足以对游弋于所罗门海上的英澳舰队造成威胁,也无力突破海上封锁大规模驰援守军,无奈的张一叶只得每天三次地向大本营拍电报请求增援,得到的回复却都是“坚决死守”、“尽力筹划进援”、“绝不可轻言放弃”之类的废话空话。
与此同时,仅在名义上隶属于张一叶的东南方面舰队兼第三舰队司令官——日本海军中将松村龙雄——以“避免无谓损失”为名,刻意消极避战,加剧了战局的恶化。
以步兵第151师452团为基干的莱城守军在绝对优势之敌猛攻下,坚守半月不退,外援断绝,眼看就要损失殆尽,张一叶不得不亲自出马,掏出手枪拍在松村龙雄办公桌上,硬逼着对方拿出了一个以驱逐舰搭载陆军部队趁夜渡海的增援方案。
9月24日,在两艘日军旧式巡洋舰“春日”、“日进”号(4760吨,24节,2门203毫米炮和8门150毫米炮)和日军第11驱逐战队的4艘丛云级驱逐舰(650吨,30节,2门75毫米炮和2座联装406毫米鱼雷发射管)组成的支援队掩护下,中国海军第11驱逐战队的6艘月字号驱逐舰(960吨,30节,3门120毫米炮和2座三联406毫米鱼雷发射管)搭载步兵126师的1个半营自拉包尔出击,同战队的“圆月”、“白月”担任运输队的指挥和警戒舰。
松村龙雄中将坐镇第三舰队旗舰“浅间”号装巡(9900吨,22节,2座联装203毫米炮和12门150毫米炮),率同级的“常磐”号和2艘富士级装巡“磐手”、“八云”(9700吨,21.5节,武备同浅间级)组成本队,担任后援。
运输队沿新波美拉尼亚岛(即新不列颠岛)南岸小心翼翼地向莱城航进,于9月26日午夜成***穿越敌海上封锁线驶抵莱城以南海岸,天亮前将搭载的陆军部队卸载完毕,于9月28日成***返航拉包尔,大大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10月3日,方面舰队以相同的兵力实施第二次武装偷运,这一次就没那么幸运了,运输队于10月4日白天被敌水上飞机发现,随后本队遭到敌潜艇攻击,“磐手”号中雷,险些沉没,被迫中止作战,这之后不管张一叶怎么软磨硬缠,松村中将再也不敢冒险出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