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394章 李二勃然大怒-《贞观无太子》
            
            
            
                
    第(2/3)页
    段纶额头上直冒冷汗,自从之前李二特意宣召他,将其骂了一顿后,他这段时间也是真没敢闲着,可他们这段时间,日日夜夜的在工部苦熬,但现在还是一点儿头绪都没,他能怎么着?
    “微臣失职,还请陛下责罚。”没办法,段纶只好低头说道。
    “责罚、责罚、责罚!”李二顿时怒道,“要是责罚你,大唐就能造出自己的连弩,朕早就做了!”
    段纶低头不语。
    李二吐了口气,说道:“带朕去看看。”
    说着,两人就来到了工部的一间工房内,这会儿,正有数十名工匠跪在地上,恭迎圣驾。
    李二随手从一旁的架子上取下一把连弩,拿在手上说道:“这玩意儿真有那么难?
    工部上上下下研究了有半年了吧?
    愣是一点儿结果没有?”
    面对李二一连三个问题,段纶是一脸的尴尬。
    说起来,这就是他工部尚书的失职。
    恰在这时,跪在地上的一个工匠却是突然说道:“回陛下,这个东西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大胆,谁给你的胆子在陛下面前信口雌黄的!”
    他话都没说完,就被工部一主事大声呵斥了一句。
    一届工匠,凭什么在陛下面前信口雌黄?找死不是!
    “陛下,是微臣御下无方,还请陛……”
    段纶也是急忙在一旁说道,不过他话也没说完,李二就说道:“刚刚谁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站起来回话。”
    听到李二这话,跪在地上的工匠中有一人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这人年岁约莫三十左右,站起来的时候,浑身还在发抖,头都不敢抬起来。
    “刚刚不还掷地有声?怎么这会儿就被吓破胆了?”
    见此人这般,李二有些失望。
    谁知此人闻言,当即抬起头说道:“掷地有声是因为草民说的是实话,之所以紧张,不过是任何一个人第一次见到陛下都有的紧张而已。”
    他也是个聪明人,刚刚之所以说那句话,不过就是为了博取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罢了。
    李二一听他这么说,当即就来了兴趣,问道:“你叫什么?”
    “回陛下,草民杨万才。”
    杨万才?
    李二点了点头,说道:“那你说说,为何大唐照着做都做不出来?”
    “回陛下,此物我们研究了也有些时日,其实也不是做不出来,只是制作此物的人,为了防止自己的技术被人偷师,刻意加了些许机关罢了,这在我们这一行里,其实很常见。
    他们自己有图纸,知道所有的细节,做起来自然简单。
    而我们却要反向推敲他们的机关细节,做起来自然没有他们那么顺利。
    正如草民早年间在沁州所制造的,手执一碗,长相类似僧人的木头人,虽然草民做起来简单,闭眼可成,但让大明王廷的工匠按照草民的木头人做一个出来,怕是也要些时日。
    这便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这杨万才虽然名声不显,但真要说起来,那也是个人物。
    他虽然在仕途上没有太大的成就,可他儿子杨务廉,可是一步步做到了将作监大将作的位置,甚至最后还凭其位列九卿。
    李二听他这么一说,来精神了,这理由他能接受。
    讲道理嘛,只要你的道理能说服他,他没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那你说说,还有多久才能有个结果?朕要一个具体的时间。”李二问道。
    杨万才想了想,说道:“那就要看陛下是想要快一点儿,还是慢一点了,草民有两个方案。”
    李二都听乐了,还快一点儿,慢一点儿?
    你以为朕很闲?
    “最快多久能完成。”李二最终还是说道。
    杨万才说道:“最快旬日之内便有结果,不过这种方法耗费不小,至少需要拆解百幅连弩,草民问过主事,工部的连弩如今只有数十副。
    所以……”
    他说完,段纶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小子,上道!
    不过李二却是一脸疑惑地看向段纶,说道:“工部就几十副连弩了?其他的呢?”
    “陛下,这可怪不得微臣啊,微臣拿到手就一百幅连弩,这大半年研究起来,也是省了又省,要不然这一百幅连弩早就被他们拿去研究了。
    可微臣也不敢啊……
    微臣虽然知道有些时候卡在一个难题上,只要再拆解一副连弩,总能找到答案,可……
    正是如此,很多时候,明明只需要拆解一副连弩就能找到的答案,工部上上下下总是要为此耗费旬日的时间。”
    说到这里,段纶是一脸的郁闷。
    很多时候,真不是他没想办法,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混账!”李二听他这么一说,大致就猜到了,当初牛进达从李承乾手上买回来的连弩被人截胡了,他还以为全都落在了工部手里,搞半天,工部居然连个零头都没拿着。
    “你也是的,为何不早点告诉朕!”
    李二是越想越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