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这么好赚的吗?-《回档之1995》
            
            
            
                
    第(2/3)页
    按照苏杭给出的策略,第一批1万本杂志售罄之后,这个周一,秉持着一次不能喂太饱的思路,博艺明明已经收到了超过5万的订单,却还是只给经销商发出了2万本杂志。
    然后,再次一天售罄。
    这一次,博艺没有运作,倒是有些媒体主动报道了起来。
    于是热度再次提升。
    9月6日,周三,又一批的两万本,又一次的一天售罄。
    然后就有人生气了。
    博艺本来计划再来一轮,才彻底放开供应,结果,周三下午,钟长林就接到了市政府一位领导的电话。
    说有人投诉。
    还不止一个。
    总之,就是指责博艺工作不力,好好的一份杂志,明明很受人民群众欢迎,却就是不肯一次多印一些,抠抠索索的,不爽利。
    钟长林被训的和孙子一样,挂了电话,却是立刻喊来李晴,压抑着兴奋,一连串地吩咐。
    联系省报。
    道歉!
    咱们要再次道歉!
    这次要一个整版!
    不然显不出改正错误的决心啊!
    另外,第三轮就算了,通知与博艺合作的一干印刷厂,第二天之前,必须交出五万本杂志出来,再之后,市场要多少,咱们给多少。
    这么来到9月7日。
    星期四。
    无数人就看到了一份杂志短时间内第二次向公众致歉的‘奇观’,而且,这次竟然还弄了一整个版面,如同打广告一样。
    内容更加诚恳。
    再细看,原来是被领导批评了。
    其中一些关注到近期《青旭》杂志却求购无门的读者第一反应是:
    你们活该啊!
    另外大部分本来还不怎么关注整件事的读者,难免生出更多好奇,一番探究,也知道了有个少年一月发表9篇文章的奇闻,还有博艺‘预付十万’的夺目消息。
    于是,当9月刊的《青旭》开始大范围铺货的时候,也一下有更多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心思,纷纷开始购买。
    这么一来,刚刚开始铺出的5万册,似乎又有些不够。
    时间不停。
    又是新的一天。
    商都市花心路上的恒御大厦。
    9月8日。
    这是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绿豆期货昨天上午的走势很稳,再加上近几日账户积累了一些盈余,苏全民下午就没再来,而是跑去为节日采购。
    明天就是中秋节。
    准确说,是1995的第一个中秋节。今年也是神奇,八月闰月,因此有两个中秋。
    照例带了茶杯和书本,区别是,苏全民最近还多了一个看报的习惯,每天都会买上几份,主要是寻找与儿子相关的消息。
    找到了,回到住处,还会做成剪报,悄悄收藏起来。
    老苏家的骄傲啊!
    就像昨天看到《青旭》的第二次‘致歉声明’,即使已经听儿子说过了其中一些门道,苏全民还是难免得意。
    毕竟如果没有自家儿子,《青旭》哪来的天天向人道歉的机会?
    来到兴达期货的散户大厅。
    距离九点钟还差十多分钟,苏全民今天没有第一时间翻看惯常的《期货导报》,而是找出《中原日报》,想看看还有没有热闹。
    刚翻几页,就察觉有人走向自己。
    苏全民抬头,就见是日常更多坐在交易窗口里的那位女交易员,漂亮的鹅蛋脸,刘海稀疏,眼睛很大,他也记住了对方的名字:
    葛蕾蕾。
    葛蕾蕾今天也是实在没忍住,才会凑过来。
    见苏全民看向自己,还要起身模样,葛蕾蕾连忙抬了下手:“大叔,我没事,就是招呼一下。”说着示意一旁:“我能坐吗?”
    苏全民合上报纸:“当然了。”
    葛蕾蕾坐下,想要先找个其他话题铺垫铺垫,到底没忍住,还是直接道:“大叔,你昨天下午怎么没来啊?”
    “不是中秋了嘛,”苏全民笑道:“去买些东西。”
    葛蕾蕾也笑:“大叔你心可真大,别人炒期货,都是一分钟不敢离开地盯着,你就不怕爆仓啊?”
    苏全民道:“我算过,按照我家的账户情况,一下午肯定爆不了。”
    “那要是跌多了,也得追加保证金呀?”
    “我们不追加,”苏全民道:“不够了就减仓,如果亏到一半,就清仓。”
    葛蕾蕾感觉有些拐不过来,下意识问道:“然后呢?”
    苏全民也疑惑:“什么然后?”
    葛蕾蕾道:“万一亏一半,就……不再继续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