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她将那奏章本子放下,“算着咱们收到这消息的时间到如今,那李木远他们这会儿应该已经在九龙山脉了。更何况他和景世成亲自带人来此,显然不单只是确定了并肩王的墓就在九龙山脉下那样简单,指不定连详细的图纸都有了。” 不然,怎么可能亲自冒险前来呢? 再何况,他身边还有个何婉音! 而大家的意见,有的说就在九龙山脉下面设伏,等他们出来,就瓮中捉鳖,到时候也算是擒贼先擒王,这李木远在他们手里,他齐州等地,不也就手到擒来了么? 这听着是不错,但要实行起来,只怕是艰难,更何况那九龙山脉下面本就有众多条暗河,人又不傻,难道不会从暗河走么? 除非萧十策他们手里有足够的人,将每一处暗河出口都给守住了。 可是全州也才有陈大人的兄长接手,只靠着原来的地图是没有用的,这地龙翻身后,各山脉都有了变化,更不要说那些暗河了。 所以还要提前做调查统计呢!这如何来得及堵人? 也有提议直接一起同他们下墓去,将人拿下的。 但都是些纸上谈兵的法子,在这里他们只说几个字,可真正去执行这些事情的人,却是拿命去走阎王索。 周梨是不同意的。要叫她说,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趁机往那墓里放火放水放毒气呢!只是如此以来,不晓得多少历史文化瑰宝都要被毁掉了,她也不敢提这馊主意。 不过她不同意大家提出来的方案,和杜仪姜玉阳他们倒是不谋而合了,“李木远非无能之辈,不然也不会从李晟手里夺得这几座城池了。”又瞥了一眼还在争论的众人,“这件事情,我觉得是指望不上他们了,方才与陈老他们商议了一回,准备直接下令给萧十策,叫他与公孙大人那里商议,由他二人全权做主。” 不是说眼前这殿中人无用,而是他们并不擅长此事,还不如叫他们去管全州磐州两地民生之事。 那里虽是有陈大人兄弟二人,两人分别在全州磐州,但哪里够用?更何况眼下不断有难民逃到两地来安家落户,更是需要大量人手之际。 周梨闻言,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早前我便得了宋晚亭的消息,从十方州和业州两处,涌来了不少逃难的老百姓们,他和林惊羽虽然也在,但一个人哪里能当十个人用?” 至于公孙家的几个侄儿,在这几个州府的,如今也跟着萧十策一起镇守那边境上。 等着白亦初那里传了消息来,他们又该安排人到芦州去做打算。 反正只要白亦初在前面得一城池,这后面不但是粮草补给要跟上,这些城池也要马上就安排人管理起来。 这也才是杜仪当下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不然将那些城池抢来作甚?做荒山看着好看么? 他这里有了大概的思路,当下便一声喝止,让这殿里的争执声停了下来,然后立即一番委派,将这一波人都给打发了出去。 好在委任于他们的职位和给予的权力,都是他们所擅长的,自然是欢喜,当下高高兴兴地接了接任贴,便也是准备计划着启程上任去。 这些人一走,殿里一下就变得安静起来,杜仪也长长松了一口气。只不过这些人派出去,往后所接到的折子就更多了,所以又委任了这陈正良与姜玉阳一起辅助他批审折子。 这个时候的灵州,虽小朝廷已经初具些许的雏形了,但是对于职位,还是有些朦胧。 姜玉阳和陈正良两人,其实在周梨看来,更像是内阁或是丞相。 杜仪一番雷厉风行,又与萧十策那头调了不少人去,显然对于是否能将这李木远擒住,他也是抱着些期待的。 而周梨就更忙了,各方面的生产虽说已经上了正轨,但她还要负责着白亦初这玄虎军的粮草问题。 万幸是有顾少凌和澹台家那边暗中帮忙,不然仅靠着她从屛玉县这里将粮草运送过去,怕兵马早都饿瘦了。 不过即便有这澹台顾两家的暗中帮忙,周梨这里也不敢怠慢,近来的日子里,送了好几批粮草上船。 也万幸天公作美,前几日下了几场大雨,如今那南眉河的水流刚好,所以也是不敢耽搁,趁着现在河面畅通,快速将这些粮草给送去南海。 到了那边不管是继续走水路或是改走旱路,都不会耽搁了。 转眼间,到了就到了五月下旬,终于得了白亦初的一个好消息,这是在他在和玄虎军到南方后,第一次传来大捷的消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