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第 130 章-《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1/3)页
    赵柯跟县城那边儿打个电话,推迟一天,然后才拉着瑕疵砖和人返回赵村儿。村子里,大家都在各自忙碌。
    村里的自留地都是几家几家挨在一块儿,经常出现谁谁家豆角被人摘了,谁谁家的瓜丢了,谁谁家的菜又被人拔了....
    村里人的性子,发现之后,先是扯着嗓子一通骂,骂完找怀疑对象,有的找对了,有的没找对,反正时不时就要干一架。
    这阵儿,妇女们都在种菜,没什么好丢的,比较和平。
    种菜的活儿算是比较轻松的,离得近的妇女们边在自家地里干活儿边唠嗑儿。
    “赵柯又去接猪了。”
    "竟然能从县养猪场赊出那老些猪崽,县养猪场也乐意,真是奇了。"
    "今年冬天那三十头猪出栏,咱们大队肯定又要赚一笔,不知道咱们都能分多少。"“那些入股的,肯定赚翻了。”“可惜,今年咋不让入股呢。”
    “赵主任赊的猪,凭啥还让社员们入股?不过养的多,大家都能分红嘛。”"也是,都能赚一笔。"
    妇女们语气轻松愉悦,眉眼舒展。
    "诶,你们听说了吗?"
    “啥事儿?小板儿媳妇儿有了。”
    "诶呦!我说呢,今天板儿叔夫妻俩咋红光满面的,有喜事儿啊。"
    "这一冬,好几个揣上的,小年轻儿干劲儿足,今年啊,肯定是咱村儿添丁进口的大年。""嘿,老瓜熟,你也跟你家那个使使劲儿呗。""边儿去!我有儿子了,可不想再遭那个罪。"“你们瞅见冬妮儿那肚子了吗?老孙家满嘴‘儿子’,我看可不像。”
    有些老一辈儿传下来的看胎经验,不能说完全准,也能看出个七七八八。
    几个妇女互相使眼神,不说也能意会。谁家有孕妇,大家伙儿都是这么在背后讨论的,一般都不会讲到主人家面前去。
    这时,丁巧巧穿着一身灰扑扑的、打着补丁的旧衣服,胳膊挎着个筐,半垂着头,从前面道上经过。
    妇女们的话题,就转到她身上。
    “你瞅许诚成天的打扮的样儿,要是个女人,指定早有人骂
    ‘不正经’了。”"这许诚家的一天天造的不像样儿,哪像个年轻媳妇儿?""老许家也没苛待她吧?"
    “老许副队长和他媳妇儿不是那种人,她刚嫁进咱们村儿的时候,就腼腆怕生,可能就这性格。"
    “那也太阴郁了,跟人说话都不抬个头,一张苦瓜脸谁爱跟她处啊,你看她在村儿里都没个玩儿
    得好的媳妇儿。"
    "刚结那阵儿,年轻水灵的,现在俩人站一块儿是越来越不匹配了……"
    丁巧巧埋着头走到自家地里,放下筐,一刻不闲,拿起锄头锄地。
    许诚妈拿起水壶,倒了碗水,跟儿媳妇说话: “一会儿我去种花,你回家挑点儿豆出来,得榨点儿豆油去。"
    丁巧巧默默地点头。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儿媳妇为啥这么阴郁?还不是心里苦。自己的儿子,许诚妈没法儿说啥,只能叹一口气。
    村外大库——
    王老三带着一组人在热火朝天地建新窑,另一个土窑的烟囱也在不断地冒烟,十来个社员在旁边儿忙忙活活。
    拖拉机还没到这儿,大伙儿就听出动静儿,确认是他们大队的拖拉机。
    咋这么快回来了?
    众人不由地停下张望。
    赵柯开着拖拉机停在道边儿。
    有人问: “赵主任,你们这么快就带猪回来了?”
    赵柯跳下拖拉机,道: “叫一组的人过来。”
    她脸色和语气都不太对劲儿,原本还笑呵呵说话的人,不约而同地收起笑,变得老实极了。
    王老三那组人没被点到,倒是还没那么慌,一组的社员们则是心一颤,缓慢地从四面八方挪过来。
    发生啥事儿了?
    他们哪儿犯错了?
    他们……没干啥吧?
    一群人惴惴不安。
    石头和罗风打开拖斗的一侧挡板,露出里面的砖。
    一组年长的社员们看见砖,面色变了变。
    赵柯抽出一块儿砖,扔在面前的地上,问: “这砖怎么回事儿?”
    年轻的社员们满眼疑惑。
    赵柯道: "大队明确说过,送进公社的砖,要保证质量,这些是什么?"
    一组的赵二叔赵新河开口,想要含混过关: "可能是装错了……"
    "怎么会装错?”赵柯指向大库墙边儿的砖, “根本就没放在一块儿,跟我说装错了?"
    三组的社员们知道跟他们完全没关系,赵柯找的不是他们的麻烦,就开始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有眼睛都装不错。"
    "撒谎吧?"
    “肯定故意的……”
    一组的社员们表情僵硬。
    年轻的和年老的又不太一样儿,年老的明显眼神不敢直视赵柯,年轻的则是有些屈辱、愤怒。二叔家的老五赵永军也分在一组干活儿,直接问他爹: "爹,真装错了?"
    赵二叔心虚又理直,争辩: "这砖也不影响盖房子,还拉回来干啥呢?这不浪费钱呢吗?"赵永军反驳: "为啥浪费钱?咱们按照大队交代的,拉好砖过去,什么事儿都没有。"三组的社员指责:
    “就是啊。”
    "咱们给公社干活,整不好那不是让人讲究吗?""这不是砸自个儿大队的脸吗?"
    赵二叔被儿子当众卷面子,又被社员们一通指责,恼火的说: “你们指着我说干啥,又不是我让的,我就是回个话。"
    赵柯没出声,还是三组的社员问出来: “那谁让干的?”
    他问完,其他人面面相觑,猜测起来——不是他们自己想得,还能是谁?许诚?赵二叔给出了答案: “许诚是副队长,他说的,这砖一点儿不影响啥,省砖就是多赚……”
    而赵柯回来一质问,就有人跑到大队部通知队长,这时候,赵新山和牛会计、许诚父子急匆匆赶过来,正好听到这一句话。
    许诚脚步一顿。
    赵新山穿过人群问: “砖咋了?”
    三组的社员七嘴八舌地解释一通,眼睛时不时瞥向许诚。赵新山越听脸越沉。
    许正义直接冲着许诚发火:
    “大队说啥是啥,你瞎整啥?还掺次砖?让人知道了,咱大队脸往哪儿放!"
    孩子犯错,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训一通,别人就不好意思太苛责。这是一个相当省力的解决方法,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家长都这么做。
    他们不会顾及孩子的心情。
    许诚本来就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
    亲爹当着这么多人喝斥他,所有人都用异样地眼神看着他,这让当上副队长的许诚难以接受,胸腔里憋出一股躁郁,勉强解释: “大队长,爹,你们听我说,我不是要掺次砖糊弄,我是考虑到酸菜厂加了平方,得现烧一批砖,咱们大队现在的出砖率大概到八,微瑕的砖全都甩出去,就只剩下五、六,运送、盖的时候也都会有损坏,拿这些微瑕的补一补,降低咱们的成本……"
    许正义气冲冲地问: “啥成本?次砖咱们大队盖房子的时候一样能用?哪块儿砖都不浪费,你说有啥成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