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工开物,在后世教材中仅有寥寥几行的相关描述。 但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本改变了世界的巨著,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其译本更有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属于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靡欧亚! 农业纺织,制陶冶金,可以说农业社会所能涉及到的所有生产技术,书中都有涵盖,并且还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倘若这本书中的技术,能够得以推广,想必就不会再有“明朝后期,东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记载了。 而应该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才对! 只可惜,这本成于崇祯年间的技术巨著,很快就随着清兵入关,遭到了彻底封杀,无数拓本付之一炬。 再加上东南地区战后,满目疮痍,再无明末日益强盛的生产力,也失去了对于先进生产技术的追求。 导致有清一朝,天工开物这本中华文化的瑰宝,竟到了失传的地步! 后世专家想要对其进行研究,苦寻国内而不得,最终只能远赴海外,将日文版本的天工开物取回,重新翻译成中文,才得以让这本巨著,重现在中华大地。 何其荒谬!何其悲哀! 反倒是清朝以外的地方,积极汲取着书中记录的技术,实现了蓬勃发展! 到最后,如制瓷等本起源于中国的工艺技术,竟是被外国所超! 与其说这是遗憾,倒不如说是耻辱! “文和,你怎么了?” 季秋脸上近乎于狰狞的愤怒表情,引起了刘伯温的注意。 被刘伯温出声一唤,季秋这才从那段堪称屈辱的记忆中回过神来,摇了摇头。 “老师,我没事。” “只是想到一个不太美好的梦罢了。” 没错,在现在的季秋看来,这段看似注定发生的后世之事,只不过是黄粱一梦,也只能是黄粱一梦! 因为他,会从现在开始,弥补这所有的遗憾! “老师,我先回去了。” “近日学习,有所心得,学生暂时就不来打扰您嘞。” 刘伯温微微颔首,算是默认,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相反,他对于季秋这一个月以来的认真向学,大感意外。 谁说季秋这人散漫成性,不可救药?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刘伯温感觉这都是谣传嘛! 以讹传讹不可信,圣人诚不欺我矣! 离开刘府后,季秋简单查看了一下《乃粒篇》当中的内容。 乃粒者,五谷也。 顾名思义,这是天工开物中专讲农耕的篇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