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皇权不下乡-《大明征服者》
            
            
            
                
    第(2/3)页
    这就是儒家代代相传的大义思想,唯一可惜的是包裹了理学思想的儒学,已经慢慢失去了本质,再不复以前的纯粹……”
    朱厚炜轻叹一声道:“扯的有些远了,我儿只需记住,在王朝诞生之初,儒家还是可用的,而且经历大明新学的灌输,等到时机合适之时,我儿推行新学,也不会存在太大的阻力,甚至于,现在的儒学本身就已经和新学裹在了一起,牵扯不清了……”
    “那儿臣去了美洲建立新朝之后,还需要继续延用科举取仕之路吗?”
    朱厚炜笑道:“怎么?我儿难道觉得为父打算废除科举?”
    朱载坖很实诚的点了点头。
    “我儿可知,在当前这个时代,科举取士乃是最严格,最公平,也是最合理的选士制度,不过时代在变,科举也会跟着变,但不管怎么变,通过考试,最后出仕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朱载坖似懂非懂的点头,他还是比较喜欢燕大的考试集分制度,在他眼里,以分数论高低比较客观,对于科举写文章,他觉得主观性太强,往往主考官甚至同考官的喜恶就能决定一名考生的生死,似乎有失公允。
    “科举可以慢慢改,不可操之过急,比如慢慢削弱道德文章在科举当中的比重,比如不局限于写文章等等。”
    “孩儿明白了。”
    父子俩慢慢前行,身为皇帝,朱厚炜注定是孤独的,也注定自己的儿孙不可能在自己老了以后绕膝身边,享受天伦之乐。
    定王……朱载坖,作为朱厚炜的长子,也是最聪明的孩子一直都是他最关注的皇子,也是分封海外,寄予厚望最大的皇子。
    要知道美洲地界那么大,将来会建立七八个新王朝,定王的新朝对于朱厚炜而言并不是太担忧,可其他皇子呢?
    兄弟之国在于相互扶持,在于互相协作,那么朱载坖能够成为雄才大略的君王,自然而然能帮助其他在美洲建国的兄弟。
    这是朱厚炜的念想也是希望,所以他不遗余力的栽培朱载坖,在其身上倾注了远比太子朱载垣更多的心血。
    “我儿可知在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下,官场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