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七苦-《封神之万兽朝宗》
第(2/3)页
而子受求不得,爱别离。
眼前的梧桐树叶疏疏落落,月光温柔地照在一片金黄的梧桐叶之上,他心中对姜颐的思念如同野草又如同漫漶的春水一般,愈发蔓延。
春水漫漶,但是满溢则止。
身为商王,他不能沉浸在儿女私情之中,他必须去考虑王后被带离朝歌城会对朝局和民心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流失的气运又该如何去挽回。
在辜季的亲自指挥之下,伏渊阁已经开始往天下散布消息,宣扬王后姜颐天生莲花身体,是千年罕见的修道奇才,甚至引动西方圣人亲自前来朝歌收她为徒。这件事在辜季的有意引导与宣传之下已经在民间越传越神,一向骄傲的大商民众原本很难接受王后被强行带走这件事,但现在这件事的说法已经演变成了圣人亲自登门,求着王后做他的弟子,王后为了探求天道,这才屈尊前方西方。
子受苦笑着摇了摇头,如此说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少这么一说能让天下人都更能接受。
但是这流失的气运……还有补全的方法吗?
他皱眉苦思,气运一事最是缥缈难明,巫妖大战之后一向孱弱的人族莫名其妙就开始占据天下气运鳌头,一直到如今是蒸蒸日上都兴盛无比,可是所谓盛极而衰,难道气运的下降就是从小颐儿离开朝歌城这件事开始吗?按理说天下的气运总量是恒定的,一处少了就只有从另一处补全……
他的目光忽然看向西方,西岐在散宜生企图谋害雍檀和辜季失败之后,直接将西伯侯世子伯邑考送来了朝歌城,在此之后一直安稳了许多年,那个罪魁祸首散宜生也在被齐翡卿先生断了一臂之后,再没有出现在伏渊阁的视野之中。在西伯侯姬昌许多年的精心治理之下,西岐一派民生安乐,气运之柱呈一种喜人的正红色。
子受摩挲着手中一片梧桐树叶,一边感受着金黄树叶之上的纹理,一边思索着。
西伯侯姬昌的年龄一天天变大,这个不会修行的王侯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风烛残年之人,不知那一日便会驾鹤西去,可他依旧没有请求大商将伯邑考放回西岐接任西伯侯一爵的意图。
这些年西伯侯姬昌还愈发器重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第二子姬发,难道那个老狐狸本就想着把爵位传给姬发,而不是嫡长子姬考?那么姬考身在朝歌为质子,岂不是还遂了他的心愿?
西岐……西方须弥山……
仿佛忽然有一道亮光在子受的脑海之中闪烁了一下,这道飞光却倏尔流逝,让他摸不到抓不着。
子受的双眼猛然眯起,西方圣人枯坐须弥山无数年,听师父说除了当年不周山被祖巫共工一头撞断,佛门接引准提二圣曾经在人间现世之外,他们从来都没有到东方行走过,一直都是在西方的一亩三分地上传教。这主要还是因为东方基本上都是道门三清的传教之地,太清圣人太上老君虽然只有玄都大法师一个弟子,但是他在东方立教成圣时,为教派取的名字便是“人教”,其野心如此昭彰,西方二圣自然不愿去触碰道门三清的底线。
许多年来佛门都在西方, 与东方的道门相安无事,这次天地大劫降临,按理说他们更应该安守西方才对,道祖也有“圣人非天地大劫不得出手”的明令禁止,为何接引圣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孤身前来朝歌,一来就要强行将大商王后姜颐带走呢?
这件事中谁能获得最大的好处?又是谁劝导圣人东行的呢?
子受牙关逐渐咬紧,他的目光转向西岐方向,西岐身在西方,本身就与佛门亲近,相传这些年来无数西岐子民入了佛教信佛,就连西伯侯姬昌的夫人都是佛教的忠实信徒。据伏渊阁中的秘挡记载,西伯侯夫人还曾与西伯侯一同到须弥山烧香拜佛,很是虔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