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做事?她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做什么事儿啊?”高氏不以为然的道。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婶娘,长宁确实做了许多事,就我知道的都有好几件了,这孩子还是很不错的,懂的为家里分担。”顾源带着赞许的口吻说道。 高氏听了却有些不乐意了,语气轻蔑道:“他侄儿,以顾长宁的年纪,她顶多也就是帮着家里喂喂鸡,做做饭,清扫一下院子,还能做什么?” “能做的可多了,我听说长宁现在在跟着她阿娘学刺绣,您是杨弟妹的婆婆,应当也清楚杨弟妹的水平,那可是杏花村里绣艺最好的绣娘。”顾源像是没看到她的不屑般,乐呵呵说道,“而且长宁不光是跟着她阿娘学刺绣,像是上山去捡拾柴禾、采收野菜、孵小鸡来喂、采柳条做柳编等,都是为了贴补家用的。” “哦,除此之外她还负责家里的一应事务,不过才八岁的年纪,已是十分难得了。” 在第一茬柳条成长的时候,因为大多数人忙着农活,也来不及收割。 虽然有部分妇人也去采了回来,但还要忙着照顾家里的老小,时常抽不开身,因此顾长宁几乎可以说是将西山头那一块的柳条近乎收了个全。 而她收回来的柳条数量太多,全都堆放在柴房跟院子里。 那些时日上门去探望杨惠芸的人一眼就能看到。 她做柳编一事才会在村子里流传开来。 高氏满脸怀疑的看着他,根本不相信这人会是顾长宁,“他侄儿,你是不是听错了?这些全是顾长宁自己一人做的?怎么可能!” 顾源就知道她会这么说,无奈地摇头道:“七婶娘,最近村子里发生的大小事多多少少也都牵扯到了宁姐儿,如果这些是谣言,大家早都发现了,也不会到现在都还如此传扬了。” 像是她与周大娘两次的争执事件,还有李娘子将不值五十文的药方卖了一两银子给他们家这事,以及被贺老伯抓走闹的沸沸扬扬的事情,导致村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她身上。 如果上面有关于她的事情都是假的,顾长宁没有做过例如贴补家用的这些事,那在众人的关注下,早就有人发现问题了,怎么会至今都没听见村民反对的声音出来? 而这也侧面表示了顾长宁确实如传闻中的那样。 高氏听完顾源的话,脸色骤然变得十分难看,她大概明白族长的意思了。 因为顾长宁的表现已经足够洗刷她自己身上的污名了,所以几位长辈都不相信高氏的话,也就不会为了这件事去严惩顾长宁了。 想到这里高氏的脸色越加难看了起来,因为她想到顾长宁一家所住的那个房子,她暂时是弄不到手了! “既然族长你打算纵容顾长宁的行为,老婆子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老婆子如今也已经把话放在这,以后她要做了什么更出格的事儿,影响到族里,可别怪老婆子我没提醒你。”见目的失败,高氏语气转而变的冷淡起来,一副冷漠的样子离开了族长家。 顾源在她离去后猛地松了口气,摇了摇头的回屋里换衣服去了,高氏与顾山一家的矛盾,他就不参与了。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不用说后母与原配留下来的继子之间的矛盾,那更是难以裁决,顾源心中也甚是无奈。 高氏离开族长家后,一路阴沉着脸的往家走去。 路上好些认识她的人见到她原本想要打声招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