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9月印度洋决战前双方兵力对比-《铁血帝国》


    第(2/3)页

    ---------

    第八航空战队——

    战队直属2架水侦

    第1水机混成联队,辖第211-213水侦中队,共18机。

    第1海军浮空联队,辖12艘F**2紫云改装的巡逻飞艇

    第2海军浮空联队,辖12艘F**3强云改装的巡逻飞艇

    独立第221水侦中队,6机。

    独立第901、902水战中队,共12机

    ----------

    以上两个战队总计108架陆攻,32架水侦、12架水战、12架陆侦和24艘飞艇。

    15年6月新加入3个独立水战中队(908-910),水战达到30机。

    1915年6月新编成第十一航空战队——

    战队直属6架陆侦(海响雷侦,最大搜索半径900公里)

    陆基第103联队

    辖第663-669陆攻中队,合计54机。

    陆基第104联队

    辖第670-673陆攻中队,合计36机。

    注:以上两个陆攻联队共装备90架海响雷四发重型陆攻,载弹1吨时最大作战半径900公里。

    陆基第151联队

    第401-406陆战(陆上战斗机)中队,36机。

    注:151联队装备陆军新式“云电”战斗机,用于三航舰的基地防空,此外,三航舰的基地还能得到陆军战斗机的保护。

    第十一航空战队共90架陆攻,36架陆战,6架陆侦。

    到决战前夕,按编制三航舰应有198架陆攻、32架水侦、18架陆侦、30架水战和36架陆战,总计314机,另有24艘飞艇。

    印度和缅甸方面军配属陆军航空部队:

    *第三航空集团,预定用于马来亚方面(15年初一度用于法属印度支那方面)。马来亚作战结束后用于印度方面,暂时部署于缅甸南部-吉大港方向

    司令官游缓中将(飞机派)集团司令部直属12机(侦察联络6,运输6)

    下辖:

    第5战斗机联队(第213-216中队,54机)

    第6战斗机联队(第217-220中队,54机)

    第7侦轰联队(第107侦察中队,第316-318轻轰中队,侦察11轻轰29机)

    第8侦轰联队(第108侦察中队,第319-321轻轰中队,侦察11轻轰29机)

    第10侦轰联队(第110侦察中队,第325-327轻轰中队,侦察11轻轰29机)

    第52重轰联队(第805-808重轰中队,40机)

    第55重轰联队(第813-816重轰中队,40机)

    独立第152侦察联络中队(合计9机)

    以上29个中队合计329机——战斗机108架、侦察联络机48架、轻轰炸机87架、重轰炸机80架、运输机6架。

    *第五航空集团,预定用于缅甸方面(15年初一度用于法属印度支那方面)。

    缅甸作战后用于印度作战,主要部署在缅甸北部-因帕尔方向

    司令官马恒明中将(飞机派)

    集团司令部直属10机(侦察联络4,运输6)

    下辖:

    第7战斗机联队(第221-224中队,54机)

    第9侦轰联队(第109侦察中队,第322-324轻轰中队,共侦察11轻轰29机)

    第11侦轰联队(第111侦察中队,第328-330轻轰中队,共侦察11轻轰29机)

    独立第156侦察联络中队(9机)

    以上13个中队合计153机——战斗机54架,侦察联络机35架、轻轰炸机58架、运输机6架。

    到决战前夕,两个航空集团按编制应总计有482机——其中战斗机162架,侦联机83架,轻轰炸机145架,重轰炸机80架,运输机12架。

    ——

    注:1915年5月,第三航空集团改为配属到印度方面军,暂时先与第五航空集团共用部分设施。

    注二:作战期间,东海方面舰队司令长官由第六舰队司令李响中将代理。

    VS

    印度洋协约联合舰队战前兵力:

    合计无畏型战列舰23艘、前无畏型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5艘、舰队航空母舰4艘,水机母舰3艘,装甲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和其他巡洋舰20艘,驱逐舰和小型驱逐舰74艘,潜艇29艘。以上作战舰艇合计约115万吨。

    具体包括:

    无畏型战列舰23艘——英国18艘,法国4艘,荷兰1艘。

    复仇级1艘:复仇(1915年7月后增补)

    ——正常排水量31400吨,最大航速24节;8门15英寸L45=381毫米,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4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4门3磅=47毫米速射炮,2门3英寸=76毫米高射炮;主装甲带最厚13点5英寸=343毫米。

    伊丽莎白女王级4艘:伊丽莎白女王、刚勇、巴勒姆、厌战

    ——正常排水量27470吨,最大航速24节;8门15英寸L45=381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4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4门3磅=47毫米速射炮,2门3英寸=76毫米高射炮;主装甲带最厚13英寸=330毫米。

    乔治五世级4艘:乔治五世号、百人队长号、大胆号、阿贾克斯号

    ——25420吨,21节;10门13点5英寸L45=343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6门4英寸=102毫米副炮,4门3磅=47毫米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12英寸=305毫米。

    猎户座级4艘:猎户座、征服者、君主、雷鸣

    ——20800吨,21节;10门13点5英寸L45=343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6门4英寸=102毫米副炮,4门3磅=47毫米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12英寸=305毫米。

    巨人级2艘:巨人号、大力神号

    ——20030吨,21节;10门12英寸L50=305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部分角度可用10门,全部角度可用8门,另16门4英寸=102毫米副炮,4门3磅=47毫米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11英寸=280毫米。

    海神级1艘:海神号

    ——19680吨,21节;10门12英寸L50=305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部分角度可用10门,全部角度可用8门,另16门4英寸=102毫米副炮,4门3磅=47毫米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10英寸=254毫米。

    科尔贝级(法国)2艘:科尔贝号、海洋号

    ——22200吨,20节;12门305毫米L45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可用10门,另22门140毫米L55副炮,4门47毫米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270毫米

    丹东级(法国)2艘:狄德罗号、康多塞号

    ——21300吨,20节;12门305毫米L45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可用8门,另18门140毫米L55副炮,4门47毫米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270毫米。

    爪哇级(荷兰)1艘:苏门答腊号

    ——22800吨,21节;12门305毫米L50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可用8门,另14门150毫米副炮,14门88毫米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305毫米。

    1915年8月后增补——

    阿金库特级1艘:阿金库特号(1915年8月后增补)

    即一战爆发后英国强行租用原巴西订造的里约热内卢号(历史上巴西曾因经济问题转售土耳其,开战后被英国没收,因本时空中国赢得土耳其两艘战列舰订单,故巴西无从出手)。

    ——正常24800吨,最大航速22节;武备14门12英寸=305毫米主炮-7座双联,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20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12门3英寸=76毫米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9英寸=228毫米。

    加拿大级1艘:加拿大号(1915年8月后增补)

    即一战爆发后后英国强行租用智利订造的拉托尔海军上将号。

    ——正常27000吨,最大航速24节;武备10门356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6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4门3磅=47毫米速射炮,2门3英寸=76毫米高射炮;主装甲带最厚9英寸=228毫米。

    *战列巡洋舰5艘——

    狮级4:狮号、皇家公主号、玛丽女王号、虎号

    ——正常26350吨(玛丽女王26780吨、虎28800吨),最大航速28节(虎29节);8门13点5英寸L45=343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6门4英寸=102毫米副炮(虎12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4门3磅=47毫米速射炮,2门3英寸=76毫米高射炮;主装甲带最厚9英寸=228毫米。

    不倦级1:不倦号

    ——正常18750吨,26节,8门12英寸L45=305毫米,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6门4英寸=102毫米副炮;主装甲带最厚6英寸=152毫米。

    以上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主炮合计40门381毫米(任意一舷全部可用)、10门356毫米(任意一舷全部可用),112门343毫米(任意一舷全部可用)、112门305毫米(任意一舷全部角度可用70门)

    *舰队航空母舰4艘——

    百眼巨人级3艘:百眼巨人号、鹰号、大洋号

    ——正常排水量18000吨,航速28节,载机常用*架(战斗机24,鱼雷机40,舰载联队编制战斗机中队2,鱼雷机中队4,侦察中队1)

    1915年7月后增补——

    光辉级1艘:光辉号(1915年7月后增补)

    ——正常排水量2万吨,航速28节,载机常用72架(战斗机24,鱼雷机50,舰联队编制战斗机中队2,鱼雷机中队5,侦察中队1)

    以上4艘航空母舰共搭载264架飞机。

    *水机母舰3艘——

    人马座级3:人马座号、堡垒号、海神之子号

    ——标排6000吨,航速24节,搭水机6架,武备3门4英寸=102毫米炮、4门3磅=47毫米速射炮和2门1磅=37毫米高射机关炮。

    以上3艘水机母舰共搭载18架水上飞机。

    *前无畏型战列舰8艘——

    爱德华七世级2艘:阿非利加、西兰地亚号

    ——标排17400吨,航速19节;4门40倍径12英寸=305毫米主炮,4门9点2英寸=234毫米二级主炮,10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14门12磅和14门3磅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9英寸=228毫米;1905-1906年完工。

    邓肯级4艘:邓肯、康沃利斯、埃克斯茅斯、蒙塔古号

    ——标排13272吨,航速19节;4门40倍径12英寸主炮,12门6英寸副炮,10门12磅和6门3磅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7英寸=190毫米;1904年以前相继完工。

    防御级2艘:防御号、可敬号

    ——标排15366吨,18节;4门40倍径12英寸主炮,12门6英寸副炮、16门12磅和6门3磅速射炮;主装甲带最厚9英寸=228毫米;1902年相继完工。

    *装甲巡洋舰8艘——

    德雷克级1艘:好望角号

    ——14000吨,23节,2门9点2英寸=234毫米炮,16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12门12磅=76毫米速射炮,03年完工;一舷可用2门234毫米主炮和8门152毫米副炮

    爱丁堡级2艘:爱丁堡、黑王子

    ——11500吨,22-23节,6门9点2英寸=234毫米主炮,10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22门3磅=47毫米速射炮,06年完工;单舰一舷可用4门234毫米主炮和5门152毫米副炮)

    德文舍尔级1艘:罗森伯格号

    ——10800吨,22-23节,4门7点5英寸-190毫米主炮,6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18门3磅=47毫米速射炮,05年完工;一舷可用3门190毫米主炮和3门152毫米副炮。

    蒙茅斯级4艘:贝德福德号、肯特号、埃塞克斯号、兰开斯特号

    ——9800吨,22-23节,14门6英寸=152毫米主炮,10门12磅和3门3磅速射炮,02-04年完工;单舰一舷可用9门152毫米主炮、

    *轻巡洋舰15艘——

    查塔姆级2艘:都柏林、南汉普顿

    ——5400吨,8门6英寸炮,其中一舷可用5门6英寸炮,26节,12年完工。

    布里斯托级3:布里斯托号、格拉斯哥号、利物浦号

    ——4800吨,2门6英寸炮,10门4英寸炮,其中一舷可用2门6英寸炮和5门4英寸炮,26节,10-11年完工。

    布劳德级2艘:布劳德、布兰奇

    ——3350吨,10门4英寸炮,4门3磅炮,其中一舷可用5门4英寸炮,2座21英寸鱼雷发射管,25节,10-11年完工。

    1915年7月后增补:

    林仙级2艘:林仙、大胆

    ——3750吨,28点5节,2门6英寸炮,6门4英寸炮,1门3磅炮,其中一舷可用2门6英寸炮和3门4英寸炮,4座21英寸鱼雷发射管,14年完工。

    博阿迪西亚级2艘:博阿迪西亚号、女战神

    ——3300吨,6门4英寸炮,4门3磅炮,其中一舷可用3门4英寸炮,2座18英寸鱼雷发射管,25节,09-10年完工。

    1915年8月后增补:

    卡罗琳级2艘:卡罗琳、考狄莉亚、科玛斯、征服

    ——4200吨,28点5节,2门6英寸炮,8门4英寸炮,1门6磅炮,其中一舷可用2门6英寸炮和4门4英寸炮,4座21英寸鱼雷发射管,14-15年完工。

    *殖民地型防护巡洋舰5艘

    安南级(法国)1艘:安南号

    ——2600吨,4门5点5英寸炮,22节;一舷可用3门5点5英寸=140毫米炮)

    巴达维亚级(荷兰)2艘:巴达维亚号、巨港号

    ——2500吨,8门12磅炮,24节;一舷可用5门12磅=76毫米炮。

    蒙哥马利级(美国)2艘:底特律号、马布尔黑德号

    ——2235吨,2门6英寸炮、8门5寸炮,18节;一舷可用2门6英寸和4门5英寸炮。

    *驱逐舰和小型驱逐舰74艘(驱逐领舰2艘,千吨级舰队驱逐舰59艘,400吨级小型驱逐舰9艘)

    *潜水艇29艘

    以上作战舰艇计115万吨。

    战前编成:

    A、主力部队,联合舰队司令官杰利科亲自指挥,旗舰乔治五世号,合计战列舰18艘,装甲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2艘,水上飞机母舰3艘,驱逐舰40艘。

    第1战列舰分队:司令官多佛敦-斯图第中将

    辖:猎户座号、征服者号、君主号、雷鸣号

    ——整体21节,一舷可用40门343毫米主炮

    第2战列舰分队:杰利科直属

    辖:乔治五世号、百人队长号、大胆号、阿贾克斯号、加拿大号

    ——整体21节,一舷可用40门343毫米主炮、10门356毫米主炮)

    第3战列舰分队(法):司令官德•富尔内中将

    辖:科尔贝号、海洋号、狄德罗号、康多塞号

    ——整体20节,一舷可用36门305毫米主炮

    第4战列舰分队(英荷):司令官马丁-杰拉姆中将

    辖:巨人号、大力神号、海王星号、苏门答腊号、阿金库特号

    ——整体21节,一舷可用46门305毫米主炮

    以上18艘战列舰合计配备343毫米主炮80门、356毫米主炮10门、305毫米主炮104门。

    其中,一舷可用343毫米主炮80门,356毫米主炮10门,305毫米主炮82门。

    直属——

    第10驱逐舰队:

    8艘I级驱逐舰

    ——1050吨,燃油30节,4门102毫米炮,2座双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配属——

    第1巡洋舰中队:司令官阿巴斯诺特少将

    辖4艘装甲巡洋舰:好望角号、爱丁堡号、黑王子号、罗森伯格号

    ——整体22节,一舷可用10门234毫米主炮、3门190毫米主炮和21门152毫米副炮。

    第2巡洋舰中队:司令官哈斯少将

    辖4艘装甲巡洋舰:贝德福德号、肯特号、埃塞克斯号、兰开斯特号

    ——整体22节,一舷可用36门152毫米主炮。

    第2航母中队:司令官莫里准将

    辖3艘水机母舰:人马座号、堡垒号、海神之子号

    整体24节,载机18架。

    第1驱逐舰队:司令官坎贝尔准将

    旗舰林仙号轻巡洋舰

    16艘猎兔犬(G)级驱逐舰

    ——1000吨,燃煤27节,4门102毫米炮,2座单管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第2驱逐舰队:霍克斯利准将

    旗舰大胆号轻巡洋舰

    16艘H级驱逐舰

    ——1030吨,燃油30节,4门102毫米炮,2座单管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预定进入炮战后由直属驱逐舰部队护卫第2航母中队3舰回避。

    B、侦察部队,司令官贝蒂中将,旗舰狮号,合计战列巡洋舰5艘,快速战列舰5艘,航空母舰4艘,轻巡洋舰13艘,驱逐舰29艘:

    战列巡洋舰第1分队:贝蒂直属

    狮号、皇家公主号

    战列巡洋舰第2分队:司令官帕肯翰少将

    玛丽女王号、虎号、不倦号

    ——5艘战列巡洋舰合计343毫米主炮32门,305毫米主炮6门,总体航速26节。

    战列舰第5分队:司令官托马斯少将

    复仇、伊丽莎白女王、刚勇、巴勒姆、厌战

    ——总体航速24节,主炮合计381毫米40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