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直属—— 前卫先导舰:轻巡洋舰都柏林号、南汉普顿号 ——最大航速各26节,一舷各可用5门152毫米炮 第10驱逐舰队4艘I级驱逐舰(航母护卫队) 配属—— 第1航母中队:司令官胡德中将 光辉级航空母舰1艘:光辉号 百眼巨人级航空母舰3艘:百眼巨人号、鹰号、大洋号 ——整体28节;常用载机264架,其中战斗机96架,鱼雷机和侦察机170架。 第2轻巡中队:司令官古德诺夫准将(航母护卫队) 4艘卡罗琳级轻巡洋舰:卡罗琳号、考狄莉亚号、科玛斯号、征服号 ——整体28点5节;一舷共可用8门152毫米炮,16门102毫米炮。 第4轻巡中队:司令官艾德兰准将(前卫) 3艘布里斯托级轻巡洋舰:布里斯托、格拉斯哥、利物浦 ——整体26节;一舷共可用6门152毫米炮,15门102毫米炮。 第5轻巡中队:纳皮尔准将(后卫) 2艘布劳德级轻巡洋舰:布劳德号、布兰奇号 2艘博阿迪西亚级轻巡洋舰:博阿迪西亚号、女战神号 ——整体25节;一舷共可用16门102毫米炮。 第3驱逐舰队:司令官费雷上校 旗舰迅速号驱逐领舰 ——1550吨,33节,1门6英寸=152毫米炮,3门4英寸=102毫米炮,2座双联21英寸=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16艘L级驱逐舰 ——1080吨,燃油33节,4门102毫米炮,2座双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第14驱逐舰队:司令官温特尔上校 旗舰猛烈号驱逐领舰(迅速号同级舰) 8艘J级驱逐舰 ——1100吨,燃油33节,4门102毫米炮,2座双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C、支援部队:司令官塞西尔-伯尼中将,旗舰阿非利加号,合计前无畏型战列舰8艘,殖民地型巡洋舰5艘,小型驱逐舰9艘。 第11战列舰分队:伯尼直属 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2艘:阿非利加号、西兰地亚号 第12战列舰分队:司令官罗多克少将 邓肯级战列舰4艘:邓肯号、康沃利斯号、埃克斯茅斯号、蒙塔古号 第14战列舰分队:司令官安德少将 防御级战列舰2艘:防御号、可敬号 ——整体最大航速18节,一舷可用32门305毫米/40倍径主炮。 配属: 联合巡洋舰分队:司令官德*拉比顿准将(法) 安南、巴达维亚、巨港、底特律、马布尔黑德 ——整体航速18节,一舷共可用6英寸=152毫米炮4门、5英寸=127毫米炮8门(底特律、马布尔黑德),5点5英寸=140毫米炮3门(安南),12磅=76毫米炮10门(巴达维亚、巨港)。 联合驱逐舰队:司令官乔森上校 400吨小型驱逐舰9艘 ——通常航速28节以下,每舰装备12磅=76毫米炮2到3门,3磅以下速射炮或机关炮若干门,18英寸=457毫米鱼雷发射管2具。 D、警戒部队 麦克米伦准将 29艘潜水艇 E、航空支援部队 威斯特兰少将 约200架陆军飞机、约100架海军陆基飞机 附一:1915年外南洋(西南太平洋)战场双方海军力量对比 东亚联军东南方面舰队—— 司令官松村龙雄中将,任务区在菲律宾海到珊瑚海之间,基本兵力为第三舰队: #第三舰队,司令官由松村龙雄中将兼,下辖: *日本装巡第3战队: 富士级改型装甲巡洋舰2艘:浅间、常磐 ——标准排水量9900吨,航速22节,2座双联203毫米/45倍径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12门75毫米速射炮和7门47毫米速射炮。 *日本装巡第4战队: 富士级装甲巡洋舰2艘:磐手、八云 ——标准排水量9700吨,航速21.5节,2座双联203毫米/45倍径主炮,12门150毫米/45倍径副炮、12门75毫米速射炮和7门47毫米速射炮。 *日本轻巡第4战队: 朝日级轻巡洋舰4艘:“朝日”、“春日”、“日清”,“日进” ——1898-1902年自英国下水,标准排水量4760吨,航速24节。主炮2门203毫米/45倍径,副炮8门152毫米/45倍径-后改为150毫米/45倍径、6门12磅=76毫米速射炮和5门3磅=47毫米速射炮。 *朝鲜轻巡第11战队: 江华级旧式轻巡洋舰4艘:“江华”、“群山”、“济州”、“釜山” ——1897-1899自德国下水,标准排水量2900吨,航速22节。一座双联210毫米/24倍径主炮,5门150毫米/30倍径副炮、4门37毫米速射炮。 *中国驱逐第11战队: 月字号驱逐舰8艘 ——见前述 *日本驱逐第11战队: 丛云级驱逐舰4艘:卷云、暮云、赤云、飞云 ——标准排水量650吨,最大航速30节,2座双联406毫米鱼雷发射管,2门75毫米速射炮,4挺机枪。 *朝鲜驱逐第3战队: 雪字号驱逐舰4艘 ——设计排水量850吨,航速26节,主炮3门75毫米/45倍径或3门100毫米/40倍径,副炮2-4门37毫米/30倍径,鱼雷2座三联406毫米,备鱼雷12枚。 *朝鲜驱逐第11战队: 雪字号驱逐舰6艘 ——见前述 以上第三舰队常备兵力合计4艘旧式二级装甲巡洋舰、8艘旧式轻巡洋舰和22艘旧式驱逐舰 1915年6月-8月东南方面舰队临时加编第二舰队外南洋分遣队: *日本战舰第2战队:加贺、土佐 ——中国瑞字号改进型。 *朝鲜战舰第2战队: 汉城号 ——购自中国的瑞字号,1908年服役。 平壤号 ——由中国转让的电字号,1906年加入朝鲜海军。 *日本轻巡第2战队: 球磨级轻巡洋舰4艘:球磨、足柄、长良、大井 *日本雷击第1战队: 村雨级驱逐舰4艘:五月雨、花雨、秋雨、川雨 *日本潜舰第2战队: 鲨一型潜舰4艘:伊1、2、3、4号。 8月后该部队返还第二舰队 VS 1915年6月英澳舰队编成:司令官乔治-布莱恩中将,旗舰女王号,共6艘前无畏型战列舰、4艘装甲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24艘驱逐舰和5艘潜艇。 主要兵力包括—— 战列舰第15分队: 女王级战列舰2艘:女王号、威尔士王子号 ——标排14000吨,最大航速18节;4门12英寸L40=305毫米主炮,12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14门12磅=76毫米速射炮和6门3磅=47毫米速射炮,1904年完成。 战列舰第16分队: 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4艘:爱德华七世号、统治号、爱尔兰号、印度斯坦号 ——标排17400吨,航速18节;4门12英寸L40=305毫米主炮,4门9点2英寸=234毫米二级主炮,10门6英寸=152毫米副炮,14门12磅和14门3磅速射炮,1904到1906年完成。 巡洋舰第5分队: 克雷西级装甲巡洋舰2艘:海牙号、酒神号 ——标排12000吨,航速21-22节,2门9点2英寸主炮,12门6英寸和3门3磅速射炮,1902年相继完工。 勇士级装甲巡洋舰2艘:勇士号、阿基里斯号 ——标排13550吨,航速23节,6门9点2英寸=234毫米主炮,4门7点5英寸=190毫米二级主炮,26门3磅=47毫米速射炮,06到07年完工。 澳大利亚第1轻巡洋舰分队: 查塔姆级轻巡洋舰2艘:悉尼号、布里斯本号 ——5400吨,25节,8门6英寸炮。 伯明翰级轻巡洋舰2艘:阿德莱德号、达尔文号 ——5400吨,25节,9门6英寸炮。 第7轻巡洋舰分队: 林仙级轻巡洋舰3艘:彭妮洛佩号、曙光女神号、保皇党号 ——见前述。 另驱逐舰24艘(主要是小型驱逐舰),潜艇5艘。 附二:北太平洋战场1915年9月后双方陆海军兵力对比 东亚联军北海方面舰队—— 司令官阿部弘毅少将,下辖: 日本装巡第1战队: 筑波级装甲巡洋舰2艘:筑波、生驹 12600吨,23节,主炮4门305毫米/45倍,10门150毫米副炮,22门57毫米速射炮。 日本装巡第5战队: 富士级装甲巡洋舰2艘:富士、出云 ——9700吨,21点5节,主炮4门203毫米/45倍,12门150毫米副炮,12门75毫米速射炮和7门47毫米速射炮。 日本轻巡第5战队: 笠置级旧式轻巡洋舰4艘——“笠置”、“阿苏”、“宗谷”、“津轻” ——标准排水量3000吨,航速23节。主炮10门152毫米/45倍径-后改为150毫米/45倍径,副炮6门75毫米速射炮、5门47毫米速射炮。1900-1903年下水。 日本驱逐第3战队: 朝潮级驱逐舰4艘:满潮等 ——970吨,33节,3门120毫米炮,2座双联550毫米鱼雷发射管) 东亚联军北海方面舰队合计装巡4艘、轻巡4艘、驱逐舰4艘。 陆军守备部队包括: 驻乌纳斯卡拉岛(荷兰港)海军北海第1支队,司令官路川广训大佐,约3000人。 驻科迪亚克岛陆军北陆第1支队,海军北海第2支队,司令官佐藤德之助少将,副司令小泽长治大佐,约5000人。 VS 美加联军阿拉斯加攻略部队—— A、护航舰队: 司令官本森上将,包括9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和4艘轻巡洋舰),24艘驱逐舰和3艘水机母舰。 主要兵力包括—— 舰队司令部直属队: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1艘:爱达荷号,本森上将旗舰。 ——32000吨,21节,主炮12门356毫米(4座三联)。 第11战列舰分队:施罗德中将直属,兼统第12和第15战列舰分队。 康涅狄格级战列舰3艘:康涅狄格号、堪萨斯号、新罕布什尔号 ——16000吨,18节,4门12英寸L40=305毫米主炮。8门8英寸L45=203毫米二级主炮(4座双联,分布两舷,即一舷可用4门),16门7英寸=190毫米副炮。 第12战列舰分队: 弗吉尼亚级战列舰2艘:弗吉尼亚号、罗德岛号 ——14948吨,19节,4门12英寸L40=305毫米主炮,8门8英寸L45=203毫米二级主炮(4座双联,2座置于主炮塔顶,2座置于两舷,即一舷可用6门),16门6英寸L50=152毫米副炮。 第15战列舰分队: 缅因级战列舰3艘:缅因号、俄亥俄号、密苏里号 ——12500吨,18节,4门12英寸L40=305毫米主炮(2座双联),16门6英寸L50=152毫米副炮。 配属—— 第1巡洋舰分队: 切斯特级轻巡洋舰2艘:北安普敦号、路易斯维尔号 ——5000吨,26节;2门5英寸炮,6门3英寸炮,2座18英寸鱼雷发射管,1915年新服役。 第2巡洋舰分队: 皮特斯堡级装甲巡洋舰1艘:皮特斯堡号 ——13680吨,22节;4门8英寸炮、14门6英寸炮。 哥伦比亚级装甲巡洋舰2艘:哥伦比亚号、明尼苏达波利斯号 ——8270吨,22点5节;1门8英寸炮、2门6英寸炮、8门4英寸炮,1894年服役。 加拿大巡洋舰分队: 查塔姆级轻巡洋舰2艘:温哥华号、魁北克号 ——5400吨,25节;8门6英寸炮。 第1驱逐舰分队: 卡辛级驱逐舰8艘 ——1030吨,续航力5600海里/16节,最大航速29节,4门4英寸炮,1门1磅=37毫米机关炮,3座双联18英寸发射管,每舷可用2座。 第2驱逐舰分队: 保尔丁级8艘 ——742吨,燃油32节,3门3英寸炮,3座18英寸发射管。 第3驱逐舰分队: 保尔丁级驱逐舰8艘 水机母舰分队: 共3艘水机母舰,搭载12机。 改装水机母舰木星号 ——运煤船改装,5600吨,14节,2门3英寸炮,搭载6机。 改装水机母舰丹佛号 ——丹佛级防护巡洋舰改装,4700吨,16点5节,保留3门5英寸炮,搭载3机。 改装水机母舰德梅因号 ——利用切斯特级舰体试建,5000吨,26节,1门5英寸炮,2门3英寸炮,搭载3机。 B、登陆部队: 26艘运输船,搭载海军陆战1师第1团,第7步兵师的3个步兵团,以及炮兵、工兵各一部,约2万5千人。 第(3/3)页